导读:冬天既是耗脂肪的过程,同时也是轻装上阵的革命过程,再“高明”的过冬妙招若无法收敛于企业的创新升级,则充其量也只是苟延之策。
企业的这个“冬天”似乎特别长。
从产能过剩被挤压、洗牌,环保风暴停关厂,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企业可谓步步维艰。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不少企业几乎陷入停摆状态,房租、人工等“刚性”支出压力大等问题更是让中小企业进入生死大考。
根据近日北大、清华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疫情之下,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也就是说,67.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
关于疫情对公司2020年营收影响程度,29.58%的企业估计疫情导致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28.47%的企业预计营业收入下降20%-50%,合计58.05%的企业认为2020年营业收入会下降20%以上。
面对接踵而来的困境,企业有N种方法渡劫,究竟孰真孰假?
01
过冬八条路
一、现金为王。
与其冒险砸钱,倒不如把钱攥在手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譬如去年以来房产开发商以价换量、审慎拿地等手段不一而足,目的即为了保证现金流。
然而,即便表面看来大家都在拼命“筹钱”,但其中却另有玄机,部分大房企降价并非当真因为泰山压顶,其更多的考虑是做出好业绩,为股市债市融资做准备,同时加快现金流入抄底土地市场。
而目前各类投资公司“储粮过冬”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草根PE因资金困境只能节衣缩食,维持已投项目正常运转,但资金雄厚的大机构却出于战略转型的考量,即调整“后端投资”模式,掉头往项目前端走,避开白热化竞争以及即将到来的疯狂洗牌。
至于实体企业也都变得“吝啬”,要么因看不清形势只能就地趴下,要么正在酝酿“有所为、有所不为”,准备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单点突破。
企业若把握不好“战略蜗居”与“战略突围”的边界,则可能在跟风“守财”中与机遇失之交臂。
二、以退为进。
一方面是产品业务的战线回调,如部分装修企业暂时舍弃“精装修”的主流模式,转而以低价批量路线瞄准保障房,等到楼市回暖,再重新杀回高端个性化装修市场;另一方面也包括资本管理上的撤退,即把企业卖给有实力的大公司,换取更大的发展平台。
但“退一步”能否“海阔天空”还需话分两头——想在不同市场间穿梭自如、攻守有方,企业战略清晰化、管理智能化必不可少,同时轻资产企业的进退空间也大于重资产企业。
而企业主能否安心地卖掉企业也因人而异,有人乐意为企业找个“好婆家”,自己退居二线、享受人生,但也有人把自我认知与企业经营“合二为一”,经营企业的成就感远大于物质享乐,此类企业家或难以接受兼并重组的过冬道路。
三、断臂求生。
企业遭遇困境,裁员降薪往往会成为首选。然而,如此强硬决绝的做派即便能让企业“去粗取精”,削减成本“赢在当下”,却可能因丧失必要的人才储备而“输掉未来”。
实际上,除了疫情这样特殊的突发冲击,正常情况下,很多产业的困境其实源自结构失衡,伴随市场整合,新商机也将浮出水面,届时若因受制于人才短板而无法抓住机遇,捶胸顿足为时晚矣。
相比之下, 恒大在整个汽车行业急转直下之时,却在全球“逆市抄底” 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此举非但能低成本扩充人才队伍,还可借机发掘善于应对危机的高端人才。
不过,究竟是选择“弃卒保车”还是趁势“吃饱”,则要兼顾“四要”,即既要判断行业“钱途”,又要考虑自身资金实力,还要瞄一瞄竞争对手(敌退我进、敌进我更进),更要站在企业长期发展方向的战略高度权衡取舍(走大众路线还是精英路线)。
四、再定位。
困境之时,也是企业对业务进行再梳理,公司战略方向再定位的机会。比如,创立近10年的小米,在面对市场压力时,就对公司发展进行再定位,雷军明确表示,小米进入了创业的第二阶段,全面提升系统性管理能力和增强干部个人的能力,都是小米当务之急!与再定位相适应,小米在组织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不过,企业能否玩转此策略还得看其认知修养,虽然“找准消费者需求”说来轻松,但真正能把握其精髓的企业并不多,这也正是大批企业折戟沙场的根本原因。
如今供给全面过剩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拼的就是认知差异,越是闻所未闻、颠覆传统定位的新理念越可能出奇制胜。
五、乾坤大挪移。
眼下东部地区有些制造业企业认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准备迁往中西部甚至东南亚地区。
这种“流动战术”看似灵活机动,实则风险不小,毕竟换个环境如同经历一次新生,政策背景、劳动力资源等市场生态或与以往截然不同,若“挪移”的性质只是迫于眼前压力被动闪转,而缺乏积极的战略布局,企业则可能遭遇与新环境的“基因排斥”,甚至撑不过痛苦的磨合期。
六、到金融市场避风。
如钢材等资源类企业可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成本风险,此类借金融工具改善企业经营的策略可圈可点,但近年来不少企业退出实业,扎进资本市场要“捞一把”,则无疑是在“金融暴富”的幻象中迷失了自我。
眼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问题不时搅局,导致市场隔三差五“爆冷门”,金融市场在底部跌宕起伏,缺乏起色。
在如此大起大落的金融市场上想要赚钱,要么绝顶聪明,能在剧烈波动期不断“有所斩获”,要么没心没肺,任凭市场上蹿下跳“我自巍然不动”,但当财富被绑到“蹦极绳”上,又有几人能泰然自若?
七、打产业链的主意。
一方面是把产业链缩短,通过精简代理等中间环节保证企业利润,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方面则是把产业链做长,拓宽压力缓冲带。
但不管怎样揉捏产业链,其效果也只是有限的,真正出路还在于向产业链高端升级。不过这显然是一条“不归路”,若成功则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若不幸失败,则可能比那些“不作为”的企业死得更快。
虽说眼下升级产业链能赶上市场“休眠期”,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挤压相对较小,但选择在寒冬时节踏上远征路,无论对企业的胆识还是实力都是极大考验。
八、抱团取暖。
这既有企业间的横向抱团,也有上下游产业的纵向抱团。
然而“聚众”的动机是为了“图小利”还是“谋大局”,其结果或有天壤之别,前者可能只是将残酷绞杀的战场扩大化,掀起一场更大规模的血拼,而后者或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战略合作氛围中蜕变升级。
02
企业如何突围?
上述8条过冬道路有真有假,复杂局势下,企业若一步踏错或追悔莫及。
而企业之所以难以把握与自身相匹配的过冬之策,关键或在于对“冬天”的理解还不够深,冬天既是耗脂肪的过程,同时也是轻装上阵的革命过程,再“高明”的过冬妙招若无法收敛于企业的创新升级,则充其量也只是苟延之策。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企业过冬的最大挑战实际上来自于创新。至于冬天里的创新法则,无外乎“仰望星空,自我减负,边走边看,静待时机”。
其一,以赚钱为纲的企业在这轮周期波动中或被震仓,此类企业往往“闻风而动”,而“结构调整”针对的就是因跟风、雷同所导致的过剩。但以做事业为目的的企业或因怀揣梦想、坚持走自己的路,从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由此不仅能躲过一劫,而且因内化了创新之魂——差异度,而能够不断迸发出创新火花。
其二,能甩掉过重的“棉衣”、从“重经济”努力向“轻经济”过渡的企业,或成为成功的过冬范本。
其三,在全球范围内,广学习,多借鉴,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微创新,“积小直成大拐”,或也能成为“创新乏力”时代的突围杀手锏。
其四,耐心与爆发力兼备,一方面加强锻炼、休养生息,另一方面在做足“功课”的基础上捕捉趋势变化的尖尖角,抢先布局市场回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