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产业经济

首页    >    福卡洞见    >    产业经济

万亿级别的大市场!闲置经济将成新时尚!

发布时间:2020-02-21    浏览次数:
0

导读:看似风光的闲置经济实际上仍处在一片混沌中,但是去过剩、生态限制与消费观念的转变让闲置经济的爆发成为必然,这也将是人们对过去消费主义至上的反思。


2019年有十大年度关键词火爆朋友圈:脚踩五环半平米、盲盒、代经济、2块钱的快乐、只挂不卖、闲鱼式追星、老婆不让、节后鱼生、十动然鱼和蹲闲鱼。


这些年度词都和闲置经济有关。


如今的中国,90后、00后开始变成社会消费主体,而超一半90后是二手买手,他们的亚文化有机会冲到了主流文化面前,曾经的亚文化瞬间爆红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而闲置经济的巨大爆发力也展示在人们面前。据统计,2018年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为7420亿元,2019年上半年,这个数字便已超2025.4亿元人民币,估计2020年有望超过12539亿元,成为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线上消费的庞大规模(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为7.13亿人亿人),让闲鱼、回收宝等C2C、C2B2C二手交易平台早已借势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在闲鱼,每天有超过100万用户发布超过200万件个人闲置物品,2018年成交量超过1000亿元。相比淘宝,紧跟潮流的年轻人更喜欢随时逛逛闲置交易APP,跟物美价廉的生活“小确幸”来个“不期而遇”;卖家则能通过卖闲置搞“创收”——去年人均在闲鱼上收入超4000元。


不仅如此,明星们也开始靠卖闲置打造新的“接地气”人设来吸粉。


 01


发展误区




当下的闲置市场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却已经一不留神踏入了发展误区。


一方面,闲置交易平台在操作中背离了实质。


闲置经济本质上是让社会资源再流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然而现实中奇葩卖家比比皆是,“二手航母”、“自主研发CPU”、“半瓶老干妈”、“精灵球换路费”……


平台逐渐变为营销产业链的新阵地,买家回复也成了“讲好故事”的一环,大流量成了团队营销能力的证明——“无论网红、网黑,最怕不温不火”。




还有平台“黑话”掩护下的违规操作,国家保护的羚羊角、象皮、画眉鸟等动物交易,以及色情、盗版等产品,在C2C平台卷土重来。


另一方面,资本包装下的闲置经济挤压成熟的传统租赁。


资本布局的综合性C2C平台间壁垒低,容易同质化,业务上其触手自然伸向二手物品交易外的租赁服务来打造差异。


然而不同的标的物让租赁产业天差地别,车子、房子无法与衣服、3C相提并论。


以租房业务来说,低价信息背后往往是假房源,“10个房源背后有9.9个是中介”,相较于“中介费+真房源”的成熟模式,“闲置租赁”概念下的租房很难让用户相信不是在“消费降级”。


此外,共享经济异化为创造闲置。


闲置经济的本质是让闲置物品流通来创造“二次价值”,是一种存量经济,然而作为闲置经济一种的共享经济实际上却创造了更多闲置。


罗宾蔡斯女士给出的公式中,“共享经济=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而现实往往是企业端(B端)为了赶上风口而新造出一批闲置,自行车、雨伞、充电宝等莫不如是。


当风口过去了,这些“伪闲置”就都成了“新垃圾”。比如廉价的共享单车为抢市场大量投放,显得“车比人多”,而到今年,其中1000万辆将面临报废。


至此,闲置经济似乎被玩成了一场游戏。



 02


 闲置经济将爆未爆的深层次原因




闲置经济将爆未爆,其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


第一,整个产业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规则。


闲置市场作为互联网巨头战略布局的一环,主流电商平台如闲鱼、转转、回收宝等都“背靠大树好乘凉”,疯狂融资、烧钱,通过“跑马圈地”来迅速抢占市场,无法摆脱互联网企业“高增速=成功”的评价标准。


再加上闲置交易的特点,“卖家”由有资质的经营者变为个人,导致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并且交易本身利润空间不大,让平台盈利成为痛点。


共享单车即为“前车之鉴”——风口过去,资本撤出,摩拜被美团收购,ofo濒临破产,悟空、酷奇、町町、小鸣等已然倒闭。


第二,交易的价值转化阻碍重重。


从上市的Mercari到占瑞典GDP10%以上的二手交易,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有活跃的闲置市场,是因为商品的剩余价值可供交易,并且有平台标准化服务背书。




反观国内,由于本身二手文化不够发达,导致人们在认知上“闲置”与“垃圾”的界限模糊,再加上缺乏平台的保障性托底而基本仰仗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商品的剩余价值很难转化为再次使用的价值。


第三,当下仍处在物质引领的大消费时代。


目前,(一手)消费是维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而闲置经济以交换为主,本身并不产生GDP,与现下主流的经济发展“唯GDP论”还不相融。


另外,“90后”、“千禧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比如颇受欢迎的快时尚因为低价、更新快而流行,然而超过一半的衣服在不到一年内就会被扔掉——因为对于廉价的衣物来说,扔掉比卖掉更方便省心。


如前所述,闲置经济正处在爆发前夜的路径混沌之中。



 03


 爆发的必然性





尽管如此,闲置经济的爆发将是中国避免经济路径依赖、线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因有三:


首先,这是“去过剩”的时代诉求。


一直以来,“去产能”的目标主要瞄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但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生产积累,“去产能”逐渐转向更广义的过剩产能,而闲置经济能通过重新配置资源生产新商品,刺激新需求,进而创造新收益。


比如Airbnb通过挖掘大量闲置住宿资源,给房东带来超过650亿美元收入,用4年时间完成了希尔顿酒店将近100年的积累。


其次,生态环境要求走循环之路。


美国人均垃圾产量四倍于中国,每年约有85%的服装被送往垃圾填埋场。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美式的线性消费之路走不通,只有通过“资源—产品—淘汰—(二手)产品”的循环轨迹延长商品的使用生命、创造新价值,才有可能协调生态环境限制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


这不仅限于二手商品直接买卖,还比如低残值的旧衣物通过分拣回收,再造成隔音棉、大棚保温被和再生布料等。


2018年,用户通过闲鱼回收闲置物品减少碳排放超过4000吨,可在蚂蚁森林种下约22万棵梭梭树。


再次,消费观念也由物质向精神、由数量向质量逐步升级。


美国的大消费在中国“玩不起”,故而消费在中国大概率将走鱼尾曲线呈现的“第三条路”,即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物质消费占比减少、精神消费占比增多。




现代人为了摆脱极大丰富的物质选择所带来的攀比、阶层焦虑,“断舍离”的极简生活方式火了。对物质的需求由“极度偏好”转向“适度”,更关心自身内心的自由与幸福,比如转手看完了的书,与其说是物理上给书架腾地方,不如说是与买家共享阅读的精神体验。


闲置交易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从高性价比的个性“淘货”延展到环保、社交分享,促成向心灵经济的转变。


综上所述,客观上闲置市场巨大的存量与潜力无穷的未来增量保证了其发展空间,而闲置经济的全面爆发也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 其他文章:

福卡会员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