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越复杂,越要看福卡!
我们破解复杂,预判未来!
福卡智库理论研究中心每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召开选题研讨会,进行热点、亮点讨论,为后续深入研究确定方向。
以下为本周选题讨论会的部分重点内容:
“如果有一天道琼斯指数单日狂跌超过1000点,当时的总统就应该被装进加农炮里,以极快的速度被射向太阳!不能找任何借口。”
这是早在2018年就流传于网络的一条截图信息。该截图显示这是2015年2月当时还不是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的Twitter内容。
5年过后的今天,从3月9日开始的不到十天内,人们接连见证历史,目睹美国股市接连发生四次暴跌熔断,道琼斯指数一度跌穿2万点,创出了19871点的3年来新低,抹去了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以后的所有涨幅。
上述推特内容再次被翻了出来。尽管早在2018年就有不少人说这是一条假信息,但面对美股这样惨烈的下跌幅度,从今年2月初曾创下29568.57点的历史高点,到2万点以下,人们还是翻出这条推特,调侃称可以把特朗普发射出去几次了。
不过,面对股市的动荡,当地时间3月12日,特朗普不以为然地说:现在股市比我刚来的时候(就任总统时)高得多,它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它会一定会全面反弹,而且会在正确的时间反弹”。
言下之意,美股大牛市是他之功,也将继续享受他当总统的“红利”。
福卡认为,根本上,无论是美股大牛,还是美股熔断,功过都不在特朗普,或者说与特朗普无关。
实际上,美股十年大牛根本上归功于三大工程,即高品质的上市企业、严格规范的股市交易规则、巨量的资金。
如今美国出现创纪录的接连熔断,虽然直接诱因是蔓延全球的疫情,但根本上是金融过度、货币超发的必然,根子在金融原罪。
然而,如今面对金融市场动荡和疫情叠加的冲击,美国祭出了无限量QE“核武器”,并推出了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更为凶猛的货币大潮滚滚而来。
原本,症结就在于金融过度、货币超发,如今还要用更大规模的过度与超发来填补窟窿。
未来如何?
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市场化过度、金融创造过度所形成的超级过剩货币通过本次疫情的诱导,开启全面蒸发的过程。
罕见的疫情诱发罕见的金融市场动荡,进而牵引出罕见的对冲政策。
3月3日美联储启动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降息,紧急降息50个基点;3月15日,美联储再次紧急宣布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0%-0.25%水平,降息幅度达100个基点,这是美储史上规模最大的单日降息幅度。
3月23日,继“零利率+7000亿美元QE”、18日美联储购买商票之后,美联储又出“王炸”,拿出最激进大招,开启无限量、无限续杯式的量化宽松,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购买将是无限制的。
美联储还宣布将扩大其宣布动用的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该工具现在将包括“高质量、免税的商业票据”,且定价也将下调。
从重启QE(量化宽松)到宣布无限量QE,美国在对冲金融市场动荡上可谓下了血本。
这被认为是“吸收了08年的教训,所以出手又快又重”。
问题是,这样无限量的QE是否能够无约束的做下去?
福卡智库认为,无限量QE面临需求、通货膨胀和信用约束。
这三大约束意味着,无限量QE依然是有边界的。
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不仅严重地冲击着经济社会生活,也让中西方差异再次受到关注。
疫情在武汉爆发后,中国通过封城、暂停有关经济社会活动、隔离、全民戴口罩等措施,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使得疫情得以控制。
截至3月27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新增死亡病例3例(湖北3例);新增疑似病例29例。
然而,就在中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同时,海外疫情却以加速度爆发。
根据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7日10时(北京时间27日17时),全球确诊病例累计509164例;死亡病例累计23335例。
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427086例;中国以外死亡病例达到20037例。
这其中,美国迅速赶超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8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万,达到101657例,累计死亡1581例。
疫情重灾区从中国武汉转移到欧洲、美国显然超出最初的预判。
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时,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时表示,新冠肺炎并非全球性流行病,也不会提高疫情的全球范围风险级别。
哪料到,一个多月后,疫情已经影响到200个国家和地区。
原以为,只要中国控制了疫情,这场灾难就到了终点,却不料,中国疫情只是上半场,下半场更加惨烈。
不管怎么说,欧美未能吸取武汉的经验教训,以其为前车之鉴,助推了当下的局面。
毕竟,欧美普遍把封城、隔离、戴口罩、给经济社会按下暂停键视为是中国特定制度下的产物,而不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方式。
但随着疫情加剧,在“死人”倒逼下,有关国家也不得不收起偏见,开始采用中国的一些做法。
实际上,在人类的共同灾难面前,应对方式理应是普世的,而不应该被打上意识形态、制度、国别等标签。
加剧的疫情也终于将逐渐让全球搁置制度、国别的差异,回到有效应对疫情本身来。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近三十年来,以中国崩溃论为典型表现,西方长期以来错看中国。
然而,在中国崩溃论声中,中国不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尤其是此次疫情全球蔓延后,中国不但在应对疫情上表现可圈可点,且在对外援助上展现了大国的担当和责任。
比如,在多次被欧洲各国拒绝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含泪向中国求助,并声言:你能意识到伟大的国际团结是不存在的,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写在纸上的不过是童话罢了。今天我寄了一封特殊的信,我们对于在困境中唯一能提供帮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国。我们请求中国提供一切帮助。
为了表达对中国、俄罗斯向意大利伸出援手,派遣专家提供医疗物资的感谢,意大利人自发将欧盟旗帜换成了中国和俄罗斯国旗。
伴随着这一系列变化,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信心也不断提升。
“抄作业”之说就典型反映了这种心态的变化。
不得不说,在疫情爆发后,中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有效的。然而,不应被忽视的是,抗疫的优势与社会经济优势不可同日而语。
回到经济社会发展常态,中国的经济社会优势是否达到同样的层次和水平?
面向未来,能否不错看自己,直接决定着未来中国是否会持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就业危机近在眼前。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28日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疫情发生后,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迅速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受疫情冲击影响,城镇失业人口将达到400万以上。
这还没有算上比2019年增加了40万的全国874万普通高校毕业生。
鉴于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共计22条稳就业措施。
但不管怎么样,就业岗位越来越金贵已是定局。
这将改变这些年来人才更多涌向金融领域的局面,使得企业在招聘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与此同时,这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还没有全面复工,新基建却早已成为经济领域的当红明星,不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成为投资者们投资机会和布局的重点领域。
新基建热到什么程度?
证监会公示信息显示,3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申报新基建股票ETF,并密集调研新基建相关个股。
另有调查,近七成私募认为新基建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投资主线,并有信托公司已针对新基建风口开始布局。
更夸张的是,一家新基建概念的公司——石基信息被包括博时基金、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在内的70家公募进行了105次调研。
目前对新基建的关注重点集中在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有关各方也期望通过这些领域找到投资、发展空间。
然而,沿袭既往套路搞新基建实则背离了新基建的本意。
实际上,在疫情背景下,新基建更着眼于新振兴,化解就业问题。
基于此,搞新基建更需要用新的机制、模式来推进,从而既可以充分发挥疫后振兴的要求,也可避免此前老基建衍生的问题和弊端。
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
为了对冲消费受到的冲击,近半月时间,贵州、河北、安徽、四川、浙江等省份,以及南京、北京、济南、常州等城市,均出台了相应政策,为居民发放消费券,以此来刺激消费的快速恢复。
据《华夏时报》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7日,约有16个省(直辖市)发放了总数超过42.73亿元的消费券。
与此同时,有关分析也在寄望疫情之后出现“报复性消费”,弥补此前消费的缺损。
从恢复经济增长、填补GDP缺口的角度看,刺激消费理所应当。
但换个角度来看,疫情其实也开启了一个对过度消费纠错的时间窗口。
毕竟,由于人类基于自身需要的活动,正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断加剧,南极的温度屡创新高,从而打开灾难常态化的潘多拉魔盒。
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南极的温度甚至已经超过了20℃,这意味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全球各地的冰川也在加速消融。此外,包括西伯利亚在内,很多地方都已经受到冻土融化的负面影响。
环境的恶化已经频频发出警示,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而中国提出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显然也意在于此。
疫情演变到如今这般程度,大萧条是否再现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议题。
哈佛经济学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终身教授金刻羽就撰文称,“世界正面临着类似1930年代经济萧条的前景,或许是2009年经济大衰退的几倍。”
不过,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大萧条或大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大萧条的历史不会重演。
福卡智库认为,虽然在全球各国对冲政策下,不会发生大萧条,但大调整、大收缩不可避免。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将进入“复式”时代。在“复式”时代,相对经典的、主体单一的市场经济权重将下降,大市场与大政府将是新时代主流。
此外,世界中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等,都将呈现“复式”化发展的特征。
与此相对应,政治与经济乃至国与国、国家与社会的界面将面临重组。
选题研讨会的详细、深度分析研判将发布于福卡智库内部研究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