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脸识别越来越便利,却也让人越来越恐惧。然则,人们迟早会迎来人脸识别变为明天的正常现实,换言之,无论恐惧与否,人脸识别也必然修成正果。
我们与生俱来的“脸”除了与颜值形象挂钩,也在逐渐演变成中国人的“数字身份”。
且不说早在2012年,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面部特征、指纹信息等。而今,面部考勤机、刷脸验证身份办理银行卡、刷脸支付、解锁手机、刷脸门禁、刑侦抓捕逃犯等应用早已见怪不怪。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仍在不断延伸。在此次疫情中,人脸识别技术更是不断突破: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防疫智能系统,解决了用户在佩戴口罩下无法使用人脸识别的问题;中国药科大学在教室试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除了能自动识别学生的出勤情况外,还能够实现对学生课堂听讲情况的全程监控。
然则,在国内,每每人脸识别的新应用上线都会引发一场关于隐私与安全的大争议,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对于高校试水“智慧课堂”,很多学生认为这样做会侵犯个人隐私,并引发争论,最后,官方不得不出来澄清,“这只是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
国外亦如是。
这边是积极推进:法国政府在去年推出一个名为“Alicem”的人脸识别身份证项目;印度正在努力建成大规模的人脸识别系统,超10亿居民将拥有生物识别编号。
那边是不太感冒甚至还被立法阻止:为了统计学生的出勤率,瑞典一高中试用“人脸识别系统”三周后被判违反《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罚款20万克朗;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等城市先后出台了禁止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的法律法规。
各国政府截然不同的态度无不宣示着人们对这一技术的向往与恐惧。
01
人脸识别系统的推进
事实上,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最初,传统的2D人脸识别得到的只是二维静态图信息,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提取3D信息的活体人脸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近来人工智能的诞生更是为人脸识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涌现的大量识别算法应用极其广泛:
“人脸识别+”为模式赋能,与教育、医疗、金融、公安等跨界融合,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如人脸识别能纾解职业医闹、黄牛、医托、医保卡冒用等医疗行业难点,更能与公安机关视频监控、医警联动等平台无缝对接,可谓之医疗新商业模式;
以人脸为切入口而展开的实时跟踪、记录消费、精准推荐等智能服务,能提供“新+稳+准”的高效率互动式体验,如以面部识别与情感分析相结合而提供的客户体验、实时追踪并分析商场内人流属性等,是匹配大消费、新零售时代的有力助手;
从网络化数字化动态监测市容环境,到斑马线人脸识别抓拍不文明交通者,再到抓拍不文明养宠物、楼道乱放杂物的社区不当行为,人脸识别在助力城市文明建设的同时,还为培养道德自觉交出了一份充满“智慧”的答卷;
人脸识别还保障着出行安全,如百度推出的出租车智能终端人脸识别应用,既能确认驾驶者身份,又能监督司机疲劳驾驶、抽烟、打电话等危险行为……
显然,从最初诞生到现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人脸识别系统推动着人们对便捷、智能生活的体验。
02
人脸识别的危机
但是,从拥有相册读取权限的各类APP,到提供人脸解锁功能的手机厂商,再到提供刷脸支付的金融企业等,与便利相伴的是我们把自己的人脸数据免费交给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致使人们对人脸识别充满了恐惧。
从技术层面看,精确度存疑。
遮挡、暗光、年龄变化、人脸相似性等难题至今都没有攻克,因为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活体检测本身就存在缺陷,很容易受到攻击。
如一张照片就能伪装人脸轻松打开丰巢快递柜的“刷脸取件”系统,甚至用偷拍的照片也能打开丰巢柜子。
再如目前市场上最安全的人脸识别手机iPhone,在去年世界黑帽大会上被一副眼镜轻松破解,即在镜片上贴黑色胶带,中间画着白色的点,用来模仿眼球的样子,再将眼镜佩戴在睡着的受害者脸上,就能解锁iPhone并汇款。
从应用层面看,便利的对立面是隐私危机。
人脸识别是一种1:1或1:N的技术手段,在日常应用场景中,它可以判定“你”是否与数据库中的是同一人,也可以在采集了“你”的人脸数据后,从数百万人的库里自动找出来“你”是谁。
这之中,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成为了关键一环,也是最让人担忧之处——这些数据究竟属于谁?谁能用我的数据?
摄像头忠实地记录着一切,手机定位会暴露你的行踪,朋友圈里的照片背景也可能无意间将你“出卖”,由此种种,你将毫无隐私可言。
换言之,人脸识别的过度商业化,相当于在全社会编织了一张精确定位个人信息的网,将隐私权的争议推至极致。
更可怕的是,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又衍生新的治理危机。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而对于个人来说信息安全就是人身安全,信息自由就是人身自由,人脸识别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或者邪恶势力利用,用它来伤害人们的生命财产乃至于自由。
典型如网络上公开且免费使用的换脸软件Deepfake,从去年6月被篡改的马克•扎克伯格视频到美国女明星的换脸色情视频,最先进的人脸识别模型和监测方法也无法识别假视频,95%蒙混过关。
在我国,反人脸识别黑色产业链已成形。据法治周末报道,通过动态人脸识别的单价在20元至50元不等;如果买家要求卖家提供APP账号,过动态人脸识别的单价则在80元至300元不等。除此之外,买家还可以花费18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学费”,让卖家传授“黑科技”技术,自己开辟“赚钱”的门道。
03
“刷脸时代”的到来
然则,无论恐惧与否,谁也无法阻挡“刷脸时代”的到来,其中也隐藏着人们深深的无奈:
其一,自由安全与管控并行不悖。
人们向往人脸识别带来的安全,却又不得不面临过度商业化所导致的隐私与犯罪威胁,这种矛盾看似无法调节,但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同现实社会一样,人脸识别既能做到自由安全,也能保持管控,自由安全与管控可以并行不悖。
其二,智能时代,有“脸”走遍天下,无“脸”寸步难行。
如今,若想网上购物,必然要交出自己的姓名地址、购物历史偏好;人脸支付、刷脸乘车,就必然透露自己的出行踪迹。智能时代,无密码身份验证将会成为主流。此时,若拒绝上传人脸数据,不进行人脸识别,无人商店、无人机、智慧城市等有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将无法享受。
在上海,为更好地预防和打击犯罪,公安部门将在市内所有小区推广人脸识别系统,市民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今后诸如此类的项目都将成为常态。
其三,新技术总是在试错中迭代升级。
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试错、纠偏、迭代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恰是人们从恐慌到接受的心理历程,这样的发展轨迹在历史反复上演:从40多年前全世界口诛笔伐的首例试管婴儿到如今的试管婴儿人口近上千万、从“绝不要坐陌生人的车”到纷纷“相约”打车软件、从拒绝到接受“侧耳倾听”的声控家用音响等无不如此。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便无奈,人们迟早会迎来人脸识别变为明天的正常现实。
未来,人脸识别必然修成正果,并对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从而倒逼政府由传统管理转变为现代数据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