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国开启脱欧进程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逆全球化态势日趋明显,此次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后,全球化更是成了众矢之的。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导致病毒全球化,且越是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地区,越是首先受到疫情影响。
从全球疫情爆发的时间顺序看,在中国爆发第一波疫情后,第二波疫情很快蔓延至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而后印度、拉美等国家第三波疫情逐渐爆发。
4月初,在全球感染新冠肺炎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中,有6个是全球前十大经济体,有6个是全球前十大贸易体,还有5个是全球前十大航空市场。
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世界陷入“大封锁”,全球产业链看起来硬脱钩,全球化越深的地区,由此带来的损失也越大。
疫情暴发前,全球化使得各国产业链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球中间产品出口贸易量达9.7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出口贸易额的52%。
中国自入世后,已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体系,根据世界发展指数(WDI),截至2018年,我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资企业创造了约1/4的全球工业增加值,机械与运输设备及杂项制品作为中国主要出口产品占全球出口贸易额的19.2%。
这次疫情首先影响中国生产这一环,进而打乱了全球产业链,对中国产业依赖程度越高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受影响也越大;
而中国也难独善其身,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30%以上,且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大部分处于“夹心层”位置,随着疫情全球蔓延,海外上下游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国内企业复工复产困难。
此外,疫情期间,部分国家争抢战略物资、暂停重要物资出口,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国与国之间的信任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全球化治理机制纷纷“哑火”,世界卫生组织在这次疫情中的应对表现受到诸多质疑,公信力大减;世界贸易组织对于“病毒全球化”缺乏应对方案与相应规则建立……
全球化遭遇“大逆流”,“疫情之后,全球化将会终结”的论调在全球范围内甚嚣尘上。
那么,疫情以后,全球化究竟会走向何方?
实际上,在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逆全球化”思潮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两种力量不断碰撞、交锋,相伴相生又相克。
全球化建立在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基础之上,通过各国之间的分工与交换,提升了全球经济效益,并逐渐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可以享受效益提升的国家和群体就会推动全球化。
但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效益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这其中,不仅包括维护全球秩序所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也包括在全球化过程中因本国内部的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
当一个国家或群体在维护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大于支出的成本时,则会积极地推动全球化进程,反之,则会出现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和声音。
从大国竞争的角度来说,当代全球化看似如火如荼,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待遇截然不同,先发国家依据资本和技术的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顶端,后发国家一穷二白,只能从事经济效益低下的低端产业。
但没有哪个后发国家安心一辈子干低端产业,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八、九十年代的韩国,以及现在的中国、印度等,都是后发国家依靠产业升级,成功从边缘进入主流的例子。
后发国家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它们通过抓住全球化机遇,并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努力,逐步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中高端;但另一方面由于后发国家的崛起挑战了原来产业链主导者的利益,也加速了全球化风向的转变。
当追赶国超过先发优势国的发展速度,二者的身位逐渐逼近时,先发优势国必然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势必会对挑战国制造重重障碍,甚至不惜亲手打破自身建立起来的全球治理体系。
从全球化自身产生的成本而言,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在各国产生的社会治理问题日益累积,其潜藏的暗礁逐渐凸显。
最严峻的莫过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内部及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鸿沟越拉越大。福卡在《要么病死,要么饿死?疫情直戳社会内伤!世界资本与社会的矛盾如何化解?》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市场经济在全球化的加持下,财富的马太效应在世界范围内制造贫富差距。
2019年,全球最有钱的2153个富豪所占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最贫困的46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的财富总和。
在美国,2019年最富有的0.1%人群所拥有的财富创近100年来最高。1989年至201步8年,最底层50%的家庭财富净增长基本为零。1968年美国基尼系数只有0.35,1989年开始超过0.4的警戒线,2018年则上升为0.485,创50年来新高。
这次为对冲疫情冲击,以美国为首,各国纷纷开动印钞机,虽短期内有利于避免经济陷入崩溃,但近十来年,从量化宽松到美国甚至无限量宽松,长期而言将进一步加重全球货币超发累积的产能过度、金融过度,金融全球化导致“穷人通缩,富人通胀”,民粹主义再次升温。
除此之外,诸如全球化加深和扩散全球环境污染、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球化风险与全球治理体系弱化的不相匹配等问题,也使得推动全球化的力量大受挫折。
那么,逆全球化将在与继续全球化的交锋中胜出?
事实上,从贸易全球化,到金融全球化、要素全球化,再到生活全球化,各种危机的国际传染几乎变得避无可避,而每一次大危机之后,都会产生一波“逆全球化”思潮。
但各国并没有就此摒弃全球化,而是寻求一个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全球化。
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政府以再平衡的口号登上历史舞台,他不断地压制中国贸易顺差,减少资本流入,还另起炉灶提出了TPP、TTIP这些全新的全球化规则;
特朗普上台后这些政策被终止了,但他也不是不寻求全球化了,而是在另找途径——放弃过去多边谈判的框架,试图通过双边谈判的机制来寻求美国利益最大化。
如今以特朗普为首,美国政府在推动“去全球化”乃至“去中国化”上虽然不遗余力,但是对冲的力量依然存在。
首先,资本的逐利性会使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其生产布局,各国政府试图将大部分产业链移出中国面临企业与资本阻力。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综合生产成本低与生产的高效率,这是经过长达三四十年时间,根据不同历史阶段或主动或被动适应的结果,其他国家或地区难以复制;同时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是资本和企业进行产业布局时难以回避的考虑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实施了10年之久,但从结果看收效甚微的原因。2008-2015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未能回到金融危机前的12.8%的水平,更远低于2008年前15%左右水平,美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也在不断萎缩。
据今年3月中国美国商会同上海美国商会所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不会将供应链或采购转移至中国以外其他地区。
美国工商界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很多企业近期在中国市场扩大投资经营布局。例如,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在江苏签约、特斯拉宣布扩大上海工厂产能、埃克森美孚广东大型乙烯项目举行“云开工”仪式都表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其次,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疫情仍在肆虐,抗疫仍是全球多数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中国物资进口的依赖仍然强烈。
中国口罩产能占全球比例约50%,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约占全球产能的20%。欧美国家目前呼吸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缺口均在50%以上;美国更是90%口罩从中国进口。
再者,面对美国逆全球化的举措,中欧都鼎力支持全球化进程。
据德媒5月31日报道,德方希望利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来调解中美关系。对此,有媒体认为,欧盟和德国最担心的就是美国强迫其选边站队,因此要提前布局,避免陷入选边的困境。
事实上,欧盟和德国都不赞同特朗普的“脱钩”想法,并认为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孤立手段并不能产生任何积极效果。
不仅如此,将对华合作确定为主轴符合德国与欧盟自身的利益。中国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欧贸易额突破7000亿美元,仅比美欧贸易额少800亿美元左右。
中国更将高举全球化的大旗,推动全球化继续前进。在经济全球化遇回头浪之际,中国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始终秉持合作理念,与各国携手做大共同发展的蛋糕。
6月1日,中国宣布加快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从不会关闭,并且将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扩大开放。
在这种背景下,福卡认为,在可预见的“后疫情时代”,世界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全球化阶段。
那么,新一轮全球化将会是什么样?更多深入分析可参阅福卡智库内部报告《预判未来的“水晶球”(四)——全球化“进二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