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过去两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以来美国向中国发起的一系列针锋相对的举措让两国陷入了一场“新冷战”,那么近段时间以来中美频繁的军演以及美方军事行动不断则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阴云。
在美军频繁在南海周边军演及多次开展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后,8月22日起中国军方在渤海、黄海、南海三大海域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8月25日,美国U-2侦察机硬闯中国实弹演习禁飞区。26日,中国向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区域试射东风-26B和东风-21D飞弹,美媒解读称中国向南海发射“航母杀手”。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将参与南海建岛的24家中企列入制裁“实体清单”。27日,美军“马斯廷”号导弹驱逐舰擅自闯入中国西沙领海。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大连海事局发布公告称,9月1日8时至22日8时,渤海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并对外公布了执行军事任务的范围。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26日至今,从北部的渤海湾、东海、黄海一路到南海沿岸,解放军大大小小持续亮剑了21场。其中在渤海海域的演习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位数,演习的强度和密度可见一斑。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美国近来在南海针对中国的军事和外交“组合拳”,可谓是“无缝衔接”。惊叹之余,美国的行动对未来海上和地区安全局势的负面影响,更加令人担忧。
01
美国影响力衰落
其实,最近几十年中美军事摩擦时有发生,其中不乏紧张对峙:
在1994年中美“黄海事件”中,双方飞机、军舰对峙近70小时,剑拔弩张,海上冲突一触即发,事后美国海军对该事件的描述是“二战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区域最具爆炸性的海上接触”。
2016年7月,中美海军在南海正面对峙。美国动用了“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艘航母,护卫舰、导弹驱逐舰10艘左右,各类战机约150架,抵在中国家门口,中国则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精锐尽出,4名上将齐聚南海,以实战姿态进行演习,东风21D已经引弓待发,一场大战就在弦上。
以往,许多人更倾向于认为“斗而不破”是中美关系的主线,这不仅仅是因为两国各自都有核武库,都清楚潜在的战争有可能造成极其灾难性的后果,更是基于中美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贸易联系。
更何况,实践表明,以往的紧张局面始终未真正引爆热战,最终都有惊无险、归于平静。
然而,时间来到2020年,情况似乎不太一样了。
美国《商业周刊》曾在2011年4月10日发表了一篇查利· 罗斯专访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文章,其中一个问题是:“(您认为)中美之间会不会出现对峙?”(李光耀)回答说:“我不认为会出现像战争这样的对峙。如果是为了争夺影响力,则是会的……”
而早在2009年,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跨国威胁和政治风险专家奈杰尔·英克斯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尽管美国仍然占据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力量对比的主要变化是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下降,世界其他力量的影响力上升。
英克斯特说,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几乎是独霸世界舞台,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随着中国等其他国家登上世界舞台,美国的相对影响力正在减弱。”
他还表示,“在某个时候,我们将不可避免地看到全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2009年是这一趋势演变中的一个转折点。”
至今,尽管美国的绝对实力并未下降,甚至还在上升,但相对实力却在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美国一国的经济实力占全世界的50%以上,西欧要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才能复兴。
但到了21世纪,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的崛起,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跌到24%以下,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达到16%以上,而且以中高速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GDP总量超10万亿美元的两个经济超级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全球经济贡献率连续多年来达50%以上。
从内部原因来看,美国全球领导力的相对减弱与美国诸多内外政策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有关,例如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以反恐为名接连发动战争,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导致美国的国力被大量消耗,以致于美国在其他地区采取行动显得力不从心;
再如今年在疫情严峻期间,特朗普政府宣布停止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并退出世卫组织,令美国国际形象受损。对此,美媒直言特朗普正在将美国在世界上积累的影响力“推向”中国。
但究其根本,这是由于美国经济金融化,加上金融全球化,以致内部产业空心化所导致的。
特朗普上台之后,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但在两国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经济贸易联系下,政治主导的行为更多产生的是反效果。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通俗来讲,只有无法通过政治解决重大的利益冲突时,才会采取战争的方式;再加上如今疫情与大选交织,如此推断,对于这一届特朗普政府而言,发动战争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
02
国家间冲突的条件已成熟
进一步而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首先,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结果并不是使国家“趋同”而是“求异”,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处于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产业阶段以及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在此条件下,国家形态重新成为保护国民利益的载体,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保护主义等再次抬头,右翼思潮重回政坛。
其次,国家与资本由热情相拥到貌合神离。这为新型的矛盾冲突提供可能。
资本的逐利性在全球化时代发挥得登峰造极,跨国公司也由此获得“新兴帝国”的称谓,富可敌国,然而除却经济利益外不顾一切,不但毫不留情地掏空所在国,而且给所属国制造了一地鸡毛。
这种分离使资本的破坏性与国家的对抗性都提到空前高度,放大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度、增大了国家间冲突的可能性。
再次,民主制下国家间冲突的概率不降反升。
民主制度并不能排除最终决策权仍在少数人手中的现实,个别政党精英掌握着权力,他们的决策凌驾民主之上。民主制并不能约束执政者违背民主原则的行为。即便七成美国人反对伊拉克战争,但布什政府仍一意孤行。
另一方面,美国的民主制度非但不能兼容其它政体,反而不断以国家名义强制覆盖它们,把民主制异化为干涉别国事务的武器,并把民主制度几乎等同于宗教信仰,用消灭异教徒的方式输出民主。这成了战争之源。
最终,雅尔塔体系确定的秩序、组织不断被肢解、边缘化,显示出超国家的组织与秩序在现实中的江河日下,同时,也为多极世界里的各大国提供了幻想空间与摆脱国际组织约束的可能,使各列强为重获霸权而食指大动。
有了经济上的两极分化的仇恨,有了大调整大变革的空间,有了新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国家也就有了发动战争的借口,因为解决市场经济过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战争平仓,一劳永逸地解决主导权与国际秩序的方式是战争的结果。
03
未来战争将是什么样?
历来战争的爆发都是不确定的、突然的且不对称的。
影响战争逻辑的只有战争能力与战争意志。
二十一世纪初的战争模式显然处于摸索和转型之中,它既有可能是传统的、经典的常规战争,又有可能是创新的、非典型的、虚拟的、前置化(预先交手,不待开战而见成败)战争,还有可能是局部战争、代理人战争。
只要是科技有突破,那么这种成果就会很快体现在武器的性能上。中国反卫星试验的成功,让美国认定导弹防御方式将发生巨变。
不过,下一场战争如果是爆发在大国间,那么它决不会简单地表现在常规武器与常规手段上,那将是一场全息全维的战争,等航母与坦克、飞机出场时,战争可能已近尾声。
那么,中美如果开打,将是怎样的一种战争前景?更多深入分析预判发布于福卡智库《战争前景预判》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