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2021年全球贸易何去何从?中国贸易双轮驱动?

发布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
0

导读: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最大扰动因素,展望2021年,国际贸易形势如何?


在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之际,全球贸易在经历暴跌后迎来了强劲反弹。


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11月25日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流较第二季度增长12.5%,创下20年来的最大增幅。


而且这种反弹的势头还在持续。对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的调查显示,10月出口订单继续增加;而德国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和海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发布的集装箱运输量指数,在10月份创下纪录新高。


然而,全球各地贸易复苏势头强弱不一。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的数据显示,虽然9月份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欧元区出口仍下降2.6%,美国出口下降近9%。


美媒11月26日认为,中国引领全球贸易强劲反弹,并援引瑞银(UBS)经济学家的估算数据:截至7月份,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已上升了11%,与此同时,美国的份额下降了4%,法国的份额下降了12%。


美媒分析,作为最先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走出困境的国家,这使得其处在全球供应链和贸易中的有利地位。全球其他地区对防护性医疗设备和实现在家远程办公的电子设备的需求激增,给中国创造了出口的机会。


美媒的分析不无道理。2020年疫情对全球贸易产生负面冲击,但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和恢复生产,加之长期以来都承担着全球制造中心的角色,出口增速逆势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进出口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总值1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防疫物资、“宅经济”商品(笔记本电脑、家电、集成电路等)出口增长较为明显。


不过,世界贸易组织在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报告中指出,第三季随着各国限制措施的放松,全球贸易出现强劲反弹,但是在被压抑的社会需求基本释放和补库存任务基本完成后,预计第四季的贸易增长可能会放缓。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最大扰动因素,展望2021年,国际贸易形势如何?


01 疫苗与全球贸易

  

2021年,国际贸易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首先就是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情况。


目前,全球已有十多种候选疫苗进入第三阶段的大规模试验,并且好几种已获得紧急或有限授权。


近日,不仅美国疫苗捷报连连:


11月16日,美国莫德纳(Moderna)药厂宣布,其研发的mRNA-1273新冠疫苗有效率达到94.5%,且针对高危人群的紧急接种在今年12月即可展开。


11月18日,美国辉瑞(Pifzer)与德国BioNTech宣布,他们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在测试后有效率达95%,预计今年内可为全球各国最多生产五千万剂疫苗,明年则可最多生产13亿剂;


中国的疫苗研发也进展顺利,截至11月16日,中国共有5款疫苗进入了上市前的“最后一战”——三期临床试验。


如此说来,疫苗正式研发成功指日可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疫情能立马结束,在疫苗的分发和接种上,一方面,富裕地区和人群在疫苗抢购上占据了优势,而贫穷地区和人群的疫苗如何保障将成为难题。


另一方面,担心疫苗副作用、因为临床试验进展太快而不相信疫苗安全性的大有人在,如果接种意愿过低,富裕国家即使囤够了疫苗,短时间内也无法获得群体免疫。


今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益普索对来自15个国家的180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新冠疫苗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1/3的受访者担心副作用,并且担心疫苗通过临床试验的速度过快;在接种意愿上,7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种疫苗,而27%的人不愿意接种疫苗,其中17%的人有些不同意,10%的人非常不同意。


尽管如此,因为疫苗上市,加上2020年的低基数,预计2021年全球需求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同比增长,这将对国内出口需求产生较强的拉动。


与此同时,随着各国生产渐近恢复,一方面对医疗物资的需求会有所减小;另一方面短期的国产替代帮助中国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但其所提升的市场份额能否稳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02 拜登执政与全球贸易


其次,2021年,拜登执政,会改变对欧盟、日本等盟友及对华贸易政策吗?


与特朗普相比较,拜登的贸易政策被认为更加开放,拜登对内支持加税、反对减税,对外主张取消高额关税、反对贸易战。


特别是拜登倾向联合盟友对他国进行施压,也屡次强调将尽快改善美国与盟友的贸易关系,作为盟友的欧盟和日本,在连续4年经受特朗普政府关税制裁威胁之后,或可迎来一段看似平静的时光。


这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推动全球和区域贸易关系修复,从而提振全球贸易和经济。


不过,作为拜登计划联合盟友共同施压的对象,很难期待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短期内会出现实质性转变。


在加征关税问题上,尽管拜登一再声称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并未如其所言那般成功,并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伤害了美国的中产阶级,但正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奥尔登在《外交政策》的发文中指出的,“任何放松美国关税的举措都会遭到国会的强烈反对。


今年5月,拜登在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发表演说时提出,在全球钢铁与铝生产过剩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前,他将延续特朗普对进口钢铝加征的关税。而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是引发美中经贸摩擦的重要问题。


此外,拜登认为特朗普政府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未触及中美贸易关系的关键症结——知识产权盗窃和国有企业补贴。为此,在贸易和科技问题上,拜登表示会与盟友展开合作,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因此,2021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实施和可能发生的变化都存在不确定性。


03 中国如何应变?


在新冠疫情短时间内无法彻底结束、全球经济增长依旧低迷、中美贸易仍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2021年全球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不过,中国外贸将尽力守住基本盘。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短时间内还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取代中国制造和出口的地位,加之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出台各种稳外贸政策,也将起到缓冲外部压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此前的中美贸易战,还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外贸就首先招架不住,这实际上暴露了中国当下外贸结构的脆弱性,即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偏态化。


30多年以来,中国通过对外开放抓住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成为“世界工厂”和货物贸易大国。从出口结构上看,当前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品,占比高达94%。


这也形成了我国外贸发展路径和管理理念的惯性模式,即重视招商引资、货物贸易、工业化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税收、资金等也大都围绕货物贸易而制定,忽视了包含大多数虚拟经济在内的服务贸易。


国家外汇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达2.92万亿元,但我国服务贸易自1994年最后一次出现顺差之后,持续保持逆差,而且逆差还在不断扩大。


“中国服务”不敌“中国制造”,当实物贸易被人员流通、供应链断裂、物流梗阻等外部因素所束缚,一个“退单潮”就将推倒整个外贸行业的多米诺骨牌。


可见,中国贸易这架高速驰骋的“战车”仍未形成双轮驱动,缺少服务贸易的平衡和稳定。况且,从客观发展需求来看,外贸由实转虚也成为一种必然。


一来,消费决定贸易,当消费实现由物质到精神的历史性转折,供给端也将实现相应的结构升级,外贸结构自然也将进一步侧重于满足各种精神消费的服务业和虚拟经济。


二则,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虚拟经济和服务贸易需求。被托夫勒称为人类文明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正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AI等信息技术以涨潮般的速度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贸易,产业结构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可视会议、电子商务等在不断延伸。


产业结构的升级让虚拟经济、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产业脱离了地域的分割和局限,比如美国巴菲特的智囊总部远离闹市、坐落乡村,却照样可以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搅动风云。


在这种背景下,正如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在其所著《中国经济2021——开启复式时代》中指出的那样:“当网络缩减了空间距离,环球“同此凉热”,展现的不单是一种产业升级趋势,而且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转折。国际贸易从轰轰烈烈的机器设备生产走向了不限时空的虚拟经济交易。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