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730政治局会议要求纠正“运动式减碳”,给缺乏统筹规划、不经科学论证、脱离实际的冒进苗头敲响警钟。但不可否认,中国人似乎对“搞运动”情有独钟。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从五四运动到工农运动,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三反五反”运动……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斥政治社会运动或许无可厚非,但伴随经济建设替代革命斗争,“运动”看似消停,实乃披上了一层“隐形衣”,在和平年代从政治走向了经济。海平面上波澜不惊,低下却是暗流涌动。毕竟,政治运动往往带有意识形态,轻则制造社会风波,重则导致系统崩溃,以致大众谈“运动”而色变。
如今“运动”移植到经济上,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也在一哄而上中加剧市场过剩。过剩就要平仓,即便有政策对冲,中国经济发展也在一枝独秀中抑制不住大起大落的脉冲式产业特征。
尤其进入21世纪,从地方规划到产业扶持,一搞“运动”准能搞出一堆政绩,却殊不知过犹不及,还没等风口过去就摔死了一批上天的“猪”,很大程度上还是“成也政策、败也政策”,最典型当属以下四大领域:
本文选摘自《福卡分析(上海)》2021年第33期《哪些产业在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