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疲弱。
当地时间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9%,比7月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表示,下调2021年全球增长预测值的主要原因是发达经济体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预测增速放缓。
在这种背景下,一场席卷全球的能源短缺却超预期蔓延。
在亚洲,黎巴嫩因燃料耗尽,最大的两座发电厂当地时间10月9日被迫关闭,黎巴嫩陷入全面性停电。而此前几个月,停电已经是黎巴嫩的生活常态。
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煤炭告急,截至9月底,印度135家燃煤电厂中,有超过80%的电厂只剩下不到一周的库存,而超过半数的电厂的库存不足三天。其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德里面临断电的可能。
欧洲更是能源短缺的重灾区,石油、天然气、煤炭与电力都出现紧缺。
在这种情况下,能源价格齐刷刷飙升。
在欧洲,天然气的价格相当于以石油计算每桶230美元(油价现在每桶约80美元),自9月初以来上涨了130%以上,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倍以上。其中,进入10月份以来,欧洲的天然气交易价格达到每兆瓦时94.46欧元,几乎是今年年初的五倍。
全球范围的天然气短缺刺激了美国期货市场:9月27日,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11%,达到5.706美元/百万英热,价格创2014年以来新高。9月28日,美国天然气期货再度上涨10%,报价6.28美元/百万英热。
原油价格也连续上涨。10月1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种原油一揽子均价12日达到每桶82.37美元。
10月11日,美国得克萨斯原油11月期货一度跳至82.52美元,创近7年新高,为去年12月以来最长连涨。
同日,英国布伦特原油盘中价格摸高84.59美元,创下3年来新纪录。
对于这场席卷全球的能源短缺及价格上涨,说法很多,比如,疫情、碳中和、新能源供应不稳定,甚至还有说是能源生产国和华尔街的“阳谋”。
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上存在,但还没有捅到最为根本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一爆发,福卡智库就提出了金融危机长期化、扁平化、隐性化的预判。
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认为,自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实际上是把危机进一步拉长、压扁、隐藏了,毕竟“头痛医头”的做法只是缓解,真正的风险则被推后或转移了。
当下经济的乱象本质上是这一后果的体现。危机异化将分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
详细深入分析请关注后续会员报告《“经济乱象的能量守恒”》。
本次会议还讨论了以下问题:
通往双碳、绿色的未来之门 双驼峰经济与鲍莫尔病 为何有些专家讲不清形势 新蛮“荒”时代 国民党真的想清楚了吗? 2022年能源价格如何演绎? 美国的分裂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