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形势的变化既影响经济大势,也反映经济变局。福卡智库“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系列文章以穿透表象、深入规律的视角,揭示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背后的逻辑与脉络,为读者把握中国金融乃至经济形势变化与趋势提供参考。
福 卡 智 库 01 罗杰斯预判美国又将把世界拉下水 今年以来,美国创下了多个数十年之最。 今年4月起,美国就进入不同寻常的辞职潮,当月辞职人数超过399万人,之后几个月,美国的辞职人数节节攀升,8月份的辞职人数超过427万人,辞职率达到创纪录的2.9%,爆发20年来最大“辞职潮”。 同时,美国的物价陡然上行,通胀日益明显。美国10月份的通胀率数据达到了惊人的6.2%,而美联储所定下的目标仅仅是2%。6.2%的通胀率更是创造了30年来的纪录,达到了这期间的最高水平。 房价亦是如此,美国全国房价指数7月同比上涨了19.7%,高于前一个月18.7%的年化增长率,近20%的涨幅也创下了30年来之最。 这些“最”数据都指向了一个潜在问题——金融危机。 美国著名投资家、经济分析师吉姆·罗杰斯就预测,美国正陷入债务飙升、经济混乱的泥淖中无法自拔,可能会面临3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大危机。而一旦美国金融发生危机,剧烈的冲击波必会在短期内传遍全世界,把所有国家都拖下水。 如果罗杰斯的预判兑现,就意味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将重演。 福 卡 智 库 02 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 那么,罗杰斯的预判会不会兑现? 我们先来厘清2008年美国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 对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的分析林林总总,我们认为核心病灶就是三大过剩: 资本过剩。 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就是资本过剩。 2000年以后,出于对网络泡沫破裂后经济前景的担忧,美联储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从2000年5月16日的8年高点6.5%一路降到2003年6月25日的1%的超低水平。 如此低的利率带来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过剩的资本到处寻找保值增值空间,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就成了过剩资本的聚集地,并在过剩资本和流动性的驱动下进入到繁荣阶段。 从2001年开始直至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的过剩资本在次级贷款政策的助推下不断被挂靠到房地产的稳定之锚上,次贷债券化又利用了金融衍生品一分钱变成十分钱使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撬动了房地产的巨大利润空间。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 但衍生品既能助推房价,也能助趺房价,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叠加。一旦玩脱了轨,风险就极易被杠杆放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004年以后,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开始上调利率,最终在2006年6月29日将利率调高到5.25%,从而刺破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泡沫,结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房屋销量下滑和房价下跌为标志,房地产作为稳定之锚终于无法完全扛住金融衍生品的“发飙”最终走向了崩盘,危机爆发。 创新过剩。 隐藏在资本过剩背后的是金融创新过剩。 在钱生钱的心魔驱使下,手握巨额资本的华尔街精英搞出了各种名目的金融创新,创造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以便资本不断自我复制,加快膨胀、增值。 美国是金融资本经济的首创中心。据统计,危机爆发前,金融衍生品在全球流动性中的占比达到了75%,其市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02%;排在第二位的是证券化债权,占整个流动性的13%,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142%。而这两项资产最发达的原产国就是美国。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开始蔓延后,资本经济的信用基础遭受质疑,先前潮涌的流动性开始沉淀,而金融创新活动的泡沫性、复杂性、危机性及掠夺性更是前所未有地被世人所关注。 美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创造金融工具的频率越来越大,其中不乏金融工具间的相互套嵌,使得金融产品的真实价值被模糊化。当全球资产价格飙升,流动性泛滥,大量热钱追逐这些衍生品交易时,也就导致了这些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不能反映正确的风险溢价。 这些金融产品离散度很大,价格的变动是突变的,不像一般商品价格变动具有连续性。单个金融交易品种的价格大幅波动在市场形成共振时就造成了金融价格危机。一旦利率上升、坏账出现、房价涨势逆转,顷刻间昔日为钱多花不出去而烦恼的机构就会手头拮据难以自保。 在美联储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底连续17次上调基准利率后,消费者因利率过高而不得不违约,这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多米诺骨牌就这样被推倒了。 虽然超高的创新频率使得美国能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找到向系统外转嫁风险的方法。但即便如此,对美国本土金融来说,次贷等金融创新产品从来就是柄双刃剑,几乎从一开始就是设置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连环骗局”。 经济过剩。 无论是资本过剩,还是创新过剩,归根结底都是经济过剩。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也经历了一轮价格暴涨。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五年内,美国的物价指数一路高昂,美国重点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上涨一倍以上。 根本上,各种实体、虚拟资产价格的狂飙突进都是经济过剩惹的祸。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人类经济文明的差异度被快速压缩,工业文明高效率地被复制到全世界,金融衍生品也传染至一批国家,这使得工业文明的市场过剩和金融衍生品过剩、发债过剩和汇制过剩有条件同时叠加在一个国家之内,令危机爆发更具震荡性。 福 卡 智 库 03 两大过剩将成为再次引爆全球危机的地雷 回到当下,疫情以来,美国潜在危机的内在逻辑与2008年金融危机基本无异,只不过过剩的内容变成了货币与债务。 美元过剩。 自2020年3月新冠病毒蔓延以来,为维持经济的相对稳定,美国在短短的76周内,总计放水印钞了达31万亿的各类美元,而且这样的放水还在持续进行。 据统计,自去年6月起,美国货币供应量年化增速高居22%不下,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增速。 美元的肆意超发使得其信用不断被侵蚀,由于对美元信用或将崩盘的担忧,美元指数经历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月度下跌,年内下挫近10%。 不仅如此,由于美元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和结算货币,大量的美元货币倾泻入全球市场,导致市场流动性过高,从而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为全球输入性通胀埋下伏笔。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全球整体的通胀率将达到4.3%,创10年来的新高。并且就目前来看,这轮全球通胀将很可能形成长期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债务过剩。 货币宽松更是让美国在“负债”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债务危机爆发的风险不断累积。 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债台高筑已经成为美国的常态。2020年美国国债占GDP的比值就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03%,今年这一比例仍在继续攀升。 10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短期提高联邦债务上限法案,将借款限额暂时提高至28.9万亿美元,确保财政部能履行支付义务。紧接着到了12月15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批准下,美国债务上限再度提高2.5亿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现在的债务上限达到了31.4万亿美元,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全年GDP的总值,债务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如果美国继续毫无节制地扩大政府的财政赤字,债务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那么债务危机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幅提升。而一旦美债发生违约,不仅仅会对美国以及美元造成影响,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世界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 有分析认为,如果美国未能在到期时偿还债务,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比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倒闭还要糟糕。 如果美债违约真的发生,那么股票价格和抵押贷款利率会上升,企业将很难筹集到他们需要的现金以资助日常运营,最终经济将受到动摇。 据预测,如果违约情况持续六周,美国将失去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将回到接近两位数的水平,全国财富将会缩水大约1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美股三分之一的价值。 此外,债务违约还可能危及美元在全球金融和贸易中的卓越作用,同时使得持有美债的国家所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今年以来中、日、俄等各国不断减持美债即是印证。而一旦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抛售,将有可能导致世界货币基础崩溃,这对整个金融体系来说是灾难性的。 不过,危机的爆发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但什么时候爆发往往具有时点上的偶然性。 危机潜滋暗长,只待一个时机被引爆来展示其威力。 关于金融形势更多分析,敬请关注后续“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系列文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