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第一波中国企业开启赴美上市热潮之后,中概股选择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的风潮持续了20余年,美国资本市场一度是中概股的“天堂”:
1999—2011年间,共有269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过去10年里共有265家中概股在美国完成IPO,募资总规模超过730亿美元;2021年更是近10年来融资第二多的年份(集中于上半年),共募资140亿美元。
期间,拼多多上市后大涨30%;蔚来汽车一夜之间股价翻番;趣头条在上市首日一路高歌猛进,盘中最高时一度飙涨190%,5次触发熔断机制……
中概股一度是美国投资者们的宠儿,中国内地企业和美国资本市场在这些年间上演了一场互相成全的故事。然而眼下,这段姻缘似乎走到了尽头。
美国参众两院分别在2020年5月和12月批准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加强并明确了对中概股的监管范围及披露义务。
为保证国家信息安全,国内同样加强了对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监管审批以及中概股数据安全、涉密信息等方面的监管。此外,反垄断政策趋严、教育“双减”新规、打击资本外逃等动作无一不影响着中概股的命运。
在中美的博弈升级的背景下,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概股赴美上市前景不明。
虽然2021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36家,维持在历年来的高位,但其中35家是在上半年内完成IPO的,几乎涵盖了全年的上市企业。在7月9日叁腾科技正式挂牌交易后,近半年内便再无中概股上市(剔除空白支票公司),上半年的火热与下半年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
除了政治因素,中概股多年来持续面临的做空机构狙击、集体诉讼、估值低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削弱其热度。
以2021年中期为例,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71.47倍,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和网易的市盈率分别仅为13.65倍、30.07倍,远低于平均水平。更大的危机还在路上。2021年12月3日,滴滴宣布启动纽交所退市工作,成为上市最快(20天)、退市最快(157天)的中概股。
次日,据《华夏时报》统计,在美上市的274支中概股里有237支(占比86%)下跌,总市值一夜蒸发近7000亿元。其实,若拉长时间轴,整个2021年,市场环境稍有风吹草动,中概股就“跌跌不休”,变成了中“丐”股。
如反映中概股指数表现的中概ETF已从2021年初顶点的85.6美元,跌至2021年12月3日的40美元,近乎腰斩;截至2021年12月7日,2021年内Halter中概股指数跌幅达41.26%,振幅达78.83%。
发展环境恶化背景下,今后中概股将何去何从?
中金分析认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面对监管的不确定性,为防患未然,符合条件的公司可能会逐步选择回归香港市场,未来三年内预计将有60家中概股或回港上市。
但目前来看,中概股回港上市可能只是权宜之计。中美关系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依旧是决定中概股未来走向的核心。
为何中概股由热转冷?
中概股的命运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成为了政策突变、大国博弈和资本重新站位的焦点。究其根本,命门还在于中美关系。过去20多年,中概股的模式是中美蜜月期双方默契的产物。如今,两国关系发生了变化,中概股也无法置身事外。
中概股从美国退市意味着什么?
以滴滴为代表的中概股从美国退市,是中美资本市场互相脱钩的一个体现,极有可能成为中美资本市场分道扬镳的一个分水岭。
中概股回归对中国资本市场将带来什么影响?
中概股回归将把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改革顶在杠头上。但反过来看,美国资本市场“退”的背后,恰恰蕴含着中国资本市场“进”的历史机遇。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福卡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