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区域城市

首页    >    福卡洞见    >    区域城市

楼市调控从489次骤升至651次!为何咬住房价不放?|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发布时间:2022-03-04    浏览次数:
0

编者按: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形势的变化既影响经济大势,也反映经济变局。福卡智库“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系列文章以穿透表象、深入规律的视角,揭示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背后的逻辑与脉络,为读者把握中国金融乃至经济形势变化与趋势提供参考。



福 卡 智 库



 01


  资产价格上涨:露头就打 



过去两年,楼市调控政策一年比一年紧。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20年楼市累计调控489次,2021年调控再次升级,调控高达651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涨幅高达33%。

直到去年下半年,伴随着市场下调,楼市调控政策才由高压转向缓和,稳定成为政策的着力点。

政策层面接连释放出稳定市场的信号,地方层面住房贷款审批速度明显加快,甚至某些城市还降低了首付款比例。

即便如此,“房住不炒”的主基调并没改变。

在2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在提出确保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的保障计划和有关措施时,依然强调,2022年还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在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继续限制住房炒作等行为,稳定地价、房价。

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近年来楼市调控就是一个“死磕”房价的过程,重拳都是落在房价过猛上涨上,同时,又要确保市场稳定,避免市场滑坡。

其实不止针对房价,近年来,国内对金融资产、大宗商品等价格的监管也基本坚持了这样的政策基调。

以大宗商品为例,在疫情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全面上涨阶段。

2021年2月起,大宗商品价格在2020年的基础之上继续攀升,到5月上、中旬,钢材、铁矿石、铜、铝等大宗商品均创下有史以来的价格新高。截至2022年1月底,CRB指数同比上涨46%,涨幅为自1995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值。

这样诡谲的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调控成为金融主题词之一。

针对这轮市场上扬,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通过调节进出口关税、督促增产增供等供需双向调节政策,以稳定大宗商品价格。

实际上,近十多年来,中国对房价、证券价格、大宗商品价格等资产价格都保持了较强的管控力度,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尤其明显,相关价格一显露出上涨势头,调控措施就重锤压下。

有关专家就曾表示,央行高度关注资产价格,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监测目标。

那么,为什么国家对资产价格如此重视?



福 卡 智 库



 02


   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的恶果  



资产价格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双向的,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容易引发泡沫化,混乱市场正常秩序,甚至出现泡沫破灭的恶果。

对企业而言,原辅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将导致企业收支难以平衡,面临市场生存压力;金融机构的投资成本将进一步增大,金融投资收益的激增可能倾轧实体投资以及技术创新;资产膨胀也将同时传导到居民消费,日常生活消耗品、衣食住行等消费都将同步浮动,增加人们的日常生活支出。

从宏观角度看,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将极大程度上摧毁市场信心,侵蚀企业资本,导致经济停滞紧缩,继而造成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国家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也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但是,随着之后通货膨胀的出现,货币当局不得不加息,最终将刺破资产价格泡沫,从繁荣走向衰退。

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资产价格大幅上升,1986年开始通货膨胀从负值开始上升,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

当时日本央行非但没有加息,反而在政府的压力下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冲消汇率升值对企业的压力。3年内通货膨胀逐渐上升,到1989年接近4%,这时日本央行开始加息,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将利率水平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最终刺破了资产价格泡沫,由此也开启了日本经济长期横盘的走势。

总结来看,日本在泡沫形成初期过松的资产管控政策为后续调控埋下了隐患;当泡沫已成规模之后便不得不追赶性地提高利率,让泡沫在高位破裂,结果不但在短时期内造成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动荡,且与日本本身经济发展周期叠加,至今难以恢复荣光。



福 卡 智 库



 03


   避免过剩带来的经济大平仓



历史规律证明,经济体系总是周而复始地螺旋着循环前进,所有膨胀来带的经济过剩终究要平仓,这是经济体系遵循能量守恒一般规律的表现。经济平仓如同季节台风,有其生成的必然性,且路线可基本预估。

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危机发生6年前降息政策种下的果子;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有路径可循,基本上是热钱寻找到经济体系中的薄弱点,然后发起攻击、吹大价格泡沫,最终高位平仓、卷款逃离。

当然,经济平仓在不同类型的国家则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式。

首先,在以德日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证券市场尚未发达到高速自我运转的境界,经济体系的平仓往往表现为由产品生产过剩、滞销导致银行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从而造成资金链条断裂及主导产业陷入危机,波及证券市场泡沫破裂。

典型代表有德国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日本1990年代的泡沫破灭,而1920-1930年代处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美国也经历了类似的经济平仓。其主要特点是经济恢复缓慢,如日本至今还一直受到1990年代初泡沫破灭的阴霾困扰。

其次,在以美英为代表的金融化国家,由于主体经济已经顺利完成从工业文明到金融文明的脱胎换骨,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资产证券化广为流行,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自行运转后,经济过剩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货币过剩,而经济平仓也就主要表现为金融平仓。

不同于工业化国家,金融化国家的平仓传染性很强,比如美国次贷危机一爆发便迅速传导到欧洲甚至亚洲一些地区,尽管政府的措施往往能及时有效地救场,使得经济金融运行不至于过多地偏离正常轨道,但只是暂时抚平外伤,深重的内伤却为日后再次平仓留下隐患。

以次贷危机为例,次贷虽仅是美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却引发了滔天效应,令各国央行也不得不介入,最终美联储下调0.5%的利率暂时平复事端,但却无法解决根子问题,阶段性金融动荡随时卷土重来,危机也由此呈现出长期化、扁平化、变形化的特征。

资产价格泡沫终将存在,其硬着陆的隐患和后果将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系统。而严控包括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时刻挤压泡沫实现平稳过渡,避免过剩带来平仓的社会后果。

关于金融形势更多分析,敬请关注后续“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系列文章。

相关文章

《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很少提金融创新了?|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熔断、高估值、危机四伏!为什么美股还没有引爆金融危机?|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两大过剩让世界战战兢兢!美国将再次引爆世界危机?|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全球不到2年印发了5000年的货币?世界货币大膨胀,中国金融大收敛,为何中国与世界“背道而驰”?|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金融收割世界?阴谋还是阳谋?|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经济还很疲弱,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却创27年新高!“价格失灵”?|中国金融从爆炸到收敛》

- END -


图片


  • 其他文章:

福卡会员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