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至今,疫情反反复复已达两年多。封锁、隔离、足不出户……使得服务业元气大伤。
据统计,2019年,彼时疫情尚未爆发,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中的社会服务业指数为95.2%;随着2020年初一波猛烈的疫情冲击,2020年2月服务业指数骤降至77.2%;哪怕最后疫情有所缓和,但截至2021年12月,该指数也仅为88.2%,与疫情前水平落差高达7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疫情发生以来,服务业尚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只不过,服务业能否回到从前,面临的挑战远不止疫情一个外部冲击。
就服务业本身而言,一方面消费方式出现很大变化,数字化与线上消费颠覆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版本升级,服务业内部也会发生相应结构性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加大。
可是,服务业毕竟是经济的中流砥柱。一方面贡献了GDP,2021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另一方面聚集了大量的就业人群。
三大因素让服务业面临水深火热之境:疫情爆发及反复,成本端承压严重,数字化改变生活、生产、交易方式。
疫后经济的修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服务业来说尤为艰难。市场修复缓慢,政策修复见效甚微;且即便有政策救助,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在寒冬中煎熬。
总体来看,未来服务业将走上前台比拼。届时,生活性服务业变形,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