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无疑是站在了全球领先的位置。
在总体规模上,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经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8.6%,牢牢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组织(UNCTAD)也曾在发布的数字经济报告中称,美国和中国占据了全球数字经济总市值的三分之二,中美将共同领导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
不过,与位居第一的美国相比,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仅达到美国(13.6万亿美元)的40%不到,仍在不断追赶的过程中。
再把目光聚焦到数字经济竞争力上,与全球数字经济尖端水平相比,中国则相对“偏科”明显。
上海社科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20)》中指出,我国在数字产业竞争力方面优势逐渐扩大,但数字创新竞争力(技术研发、人才支撑、创新转化)和数字治理竞争力方面都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
概括来说,我国在五大方面仍存在有待补齐的短板,需要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着力解决。
福 卡 智 库 01 关键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较弱
我国数字技术应用覆盖面较为广泛,但在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短板突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
2019年,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基本算法等300多项与数字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导致我国企业更多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产品与服务创新较弱,制约了我国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0数字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信息通信产业篇)》指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领域基础技术产业体系薄弱,高附加值环节“卡脖子”问题凸显,仍未根本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高端供给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福 卡 智 库 02 数字经济融合渗透深度不够
我国各领域数字经济应用存在差异,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的差异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已经渗透服务业消费与流通领域,高于工业和农业领域,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数字经济融合渗透深度还不够。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报告,2019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2%、19.5%和37.8%,融合渗透程度相对靠前。
然而,农业数字经济渗透方面,我国的8.2%与英国的27.5%和德国的23.1%相差较大;工业数字经济渗透方面,我国的19.5%与德国的45.3%和英国的32.0%同样差距较大;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方面,我国的37.8%与英国的58.1%和德国的60.4%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福 卡 智 库 03 数字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
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由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不同,我国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数字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打破“胡焕庸线”,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逐渐降低。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报告显示,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总指数为65.3,位居全国第一,北京、江苏的总指数分别为55.0、52.2,位居第二、三位,而海南、吉林、宁夏、青海、西藏总指数均低于18;从数字经济企业地域分布来看,企业资源分配不均且呈现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
2020年,广东、江苏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55.9%和55.1%,位居全国前两位,天津、广东、浙江等8省市超过40%;贵州、福建和重庆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青海、甘肃等省份数字经济增速则在5%左右。
如此巨大的发展差距使得我国数字经济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资源配置分化、发展成本提升、数字覆盖缺口等问题。
福 卡 智 库 04 数字领域人才资源不足
首先,数字人才在供需上存在严重失衡。
需求方面,根据相关招聘网站统计,从2015年到2019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人才需求量增加了11倍,如人工智能领域,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供给方面,《2019年中国互联网人才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互联网产业整体人才供不应求,第三季度在互联网产业8个子行业中有7个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大于1;全球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共有367所,而我国不到30所,培养的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数字企业用人需求。
其次,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与社会需求差距突出。
当下,数字经济融合新技术与新产业,数字技术更新迭代较快、专业性较强,使得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从“量”向“质”转变,对人力资本的专业性、复合性和实用性水平的要求较高。
但眼下高校在数字经济等相关专业方面则面临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模式固化等问题,难以匹配市场需求,加剧了供需矛盾。
福 卡 智 库 05 数字经济发展制度体系不完备 目前,作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重要组成的制度建设相对不足,监管理念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不相匹配,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掣肘。 例如,企业和个人获取公共数据的渠道不畅,政企数据共享权责边界模糊,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不足,这将影响企业和用户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 由于数字经济企业间采用不同的业务框架和系统,使得数据联通、整合与共享不足,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数据孤岛”现象。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显示,广东存在37个网络孤岛、44个机房孤岛、超过4000类数据孤岛。 此外,我国数字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利于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使得我国在制定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中话语权较弱,对我国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国际地位造成了一定阻碍。 更多内容可关注福卡智库后续文章。
参考文章:
《从务虚到务实:数字经济政策路线图(一)|数字经济政策专题》
《从务虚到务实:数字经济政策路线图(二)|数字经济政策专题》
《经济增长新动能!数字经济两大领域三大趋势|数字经济专题报告》
《全球经济低谷期新亮点!数字经济四大阶段三大特征|数字经济专题报告》
《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竞争力!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数字经济专题报告》
需要长三角数字经济政策完整梳理版,可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长三角1”,联系服务人员获取。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的操作方式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