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有34个大都市圈。
这其中,有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10个3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包括合肥、成都、杭州等在内的11个2000万—3000万人大都市圈,有包括西安、宁波等在内的13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
这34个大都市圈占了全国18.6%的土地,集聚了约6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78%的GDP。
然而,其中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的只有6个。
针对全国热火的都市圈建设,国家发改委3月份发布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9月份国家发改委直言“防止都市圈盲目扩张”。
这意味着都市圈将随着政策收紧开启洗牌。
福卡智库内部报告《都市圈重整新机缘(上)——收紧洗牌与逆流而上》认为,这些年的造城运动基本上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城市“摊大饼”式扩张,但这种发展模式如今已经来到了瓶颈期。
都市圈不是随便凑几个城市就能画个圈的。
那么,在人口流动、市场供求、地方财政等诸多角力下,未来都市圈将如何发展?
《都市圈重整新机缘(上)——收紧洗牌与逆流而上》指出,都市圈不仅仅是从范围到数量的规模洗牌,更将以局部扩容走向理性有序的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同城化、一体化将成未来都市圈从“做大规模”走向“做深融合”的重心。另一方面,显性地跨省扩圈将“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