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0期内部报告《退群德性与建群能耐——“统战”大国开始比拼》一文指出:
中国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名义,尽可能多地“建群”、“进群”:金砖国家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RCEP……各个跨国组织之间覆盖区域不同、侧重方向不同,在“建群”问题上避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有助于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试图破坏中国“建群”努力时能够“西方不亮东方亮”。
2021年第36期内部报告《避免“双碳”运动化的两大变量》一文指出: 脱碳之路上还内置着能源的“不可能三角”。可靠性、经济性、绿色低碳是能源发展需要兼顾的三大任务,过度强调一点或两点都会造成其他方向上的问题,如果单纯强调可靠性,将大幅提升火电、煤炭、油气占比,但是绿色低碳目标会受到冲击,反之如果单纯、过分强调绿色低碳,甚至不惜关停正常运转的火电机组,就容易使得能源电力的供给安全受到影响,并带来能源电力成本方面的压力。显然,没有系统化思维,就“双碳”搞“双碳”,只会让能源的三元悖论愈演愈烈。 2021年第49期内部报告《为元宇宙准备了半个多世纪——技术集成还是变局集成?(下)》一文指出: 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大多符合高德纳(Gartner)1995年提出的技术成熟曲线:从科技诞生的萌芽期,到各种攒动因素使其达到过高峰值的期望膨胀期,沉淀后则达到泡沫化的低谷期,接着迈入稳步爬升的复苏期,最后则达到实质应用的成熟期。当下元宇宙仍处于技术偏态曲线的第一个爬坡阶段,技术局限性是当前制约元宇宙发展最大的瓶颈。目前进入元宇宙的路径一般认为是VR/AR,但其在今天仍然被认为是一项“不那么成熟的产品”。 2020年第10期内部报告《制造业两难:冲击最大?依赖最大?》一文指出: 从长远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将沿着两大纵横坐标延展,制造业体量将继续庞大,但就业将大幅减少,公司也将减少。且不说,制造业在“由低端向高端”大迁移的过程中,禁不住庞大市场需求的刺激,AI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等必然会持续刺激高端制造业体量膨胀。再加上,未来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新科技将更广泛地嵌入到制造行业,打造无人化、数字化工厂、减少人工干预将是“必选项”,自然减少了就业和公司数量。这点其实早就露出端倪。 2021年第10期内部报告《人口危机:断崖与急转》一文指出: 如今面临的种种人口问题未来可能会被科技化解。毕竟,新经济、人工智能、全球化浪潮正在让“人口经济”旧貌换新颜。新经济对人的依赖度明显降低,而互联网引发的新兴产业,自动化、智能化之下所需的劳动力更是少之又少,“机器换人”不是新鲜事。加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成为“国际人”,通过国际贸易、利用“分工合作效应”,各国的劳动力、知识和技能都可以为中国所用。依此观之,当人的权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相对降低,所谓的“人口危机”也就随之被釜底抽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