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打造科创特区,重在“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3-04-14    浏览次数:
0

当前,科技脱钩,已成为中美对抗、东西博弈的重要战场,也成为美国对中国打压的重要筹码。

鉴于此,有必要探索和推动科创特区(科创自由港)的打造,以科创自由为核心突破口、以自贸政策(“境内关外”机制)为支撑、以特定功能载体为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为依托,重在“自由”上做大文章,吸引和整合全球资源,这也是突破美西科技封堵的关键,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主导的二次全球化的重大创新。

关于如何打造科创特区的问题,福卡智库课题组展开了内部研讨,并提出以下观点:

1.在一系列特殊制度和机制的安排下,“科创特区(自由港)”既能保证全球科创要素的自由流通,也能激发来自全球的多元创新主体(政产学研金媒介、创新人才、企业家)自由交互,同时还能促进城市应用场景的自由塑造。

2.在全球科创要素自由流通领域,比如国际化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科技移民)、科研物资(比如生物医药试验用品)通关便利化、高端科研仪器进口与认定等方面,有关部门均已经做了诸多尝试,但目前还是碎片化的,还不系统。

3.科创特区(自由港)成功的关键是:国际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打造全球科技移民友好型目的地。力争像美国一样,成为全球科技人才向往和集聚的高地。

此外,会上研讨认为:

科创特区(自由港)不是“双自联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联动)战略的翻版,应专注“科创”领域,大力采取80年代打造经济特区的大开放战略与“非对称”性策略,而不是优惠政策的比拼,更多应是制度创新,力争打造与国际接轨甚至超越国际规则规制的“引领型”制度体系。

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移民制度、科技评价制度、研发资金使用制度等。

在具体选址上,课题组建议可以选取上海(比如临港、张江)、深圳(比如前海)等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并依托这两个支点,将长三角或大湾区,打造成像美国西海岸一样的全球人才集聚的科创高地。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