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上证指数从历史最高的6124点跌破1800点。财政部放出一招印花税救市(宣布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让A股市场上演一场暴力反弹,当日涨幅达9.45%。而观当下,无论是8月27日包括印花税减半征收在内的“四支箭”齐发,还是10月以来央企领衔增持回购,A股救市效果皆不及预期。追根溯源,当前基本面和15年前相比,已处于截然不同的阶段。于内,GDP增长趋缓,房地产、地方债等置顶问题压抑市场信心,又因A股久盘不涨、震荡下跌不断消耗人气;于外,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美博弈等让外围环境逼近风险极高值区间,持续拉低市场投资的风险偏好。每逢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变化之际,也是经济学界理论争鸣之时。1991—1992年,正值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新阶段,高层召开了11次座谈会和经济学家探讨重要的经济社会命题;1997—1998年,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内部结构性改革交叠,有多次经济座谈会召开,中国经济50人论坛等一批经济研究机构也由此诞生……事实上,2023年初以来,经济学界已展开了新一轮讨论,尽管对中国经济所处阶段有着不同判断,但对改革的共识广泛存在,即以改革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段。正如刘尚希的分析,如果说过去四十余年,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改革是主线,那么“接下来,我们还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等多方面关系的改革”。从逻辑上推演,A股理应率先落实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发展转段——股市理论上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作为兑现市场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场域,践行唯生产力论,让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企业在大浪淘沙后显出风流本色。功能上为发展转段提供资本支持,正如周小川的观点“资金进入到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当下迫切需要形成“牛市让投资者赚钱——投资者在商品市场上消费——促进上市公司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提振市场信心”的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