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供销社“重出江湖”。
2022年,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宁夏乡镇供销合作社服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2022年的92.7%,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249个……
从社会普遍反应来看,似乎“要走计划经济老路”。
近日,福卡智库决策咨询中心课题组就“供销社改革创新”问题展开了会议研讨。研讨会对供销社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计划经济的产物;
市场经济改革的缩影;
体制改革的反复:与国营商业部门“三合三分”,产权在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反复。
在历史变迁中,供销社成为“四不像”和“四像”:不属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和社团的任何一种,但同时又带有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经济组织、企业性质,如上海、北京供销总社属于企业性质,其他省市供销总社参公管理。
会上提出了供销社普遍存在的问题:
基层社基础薄弱,渠道下沉不足;
人员结构老化、人才储备不足;
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资产债务遗留问题。
同时,会议还指出供销社在新时代下也面临机遇:
资产资源宝库再开发;
网络组织渠道优化;
为农服务的有力抓手;
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特殊时期保障物质供应。
关于供销社如何改革创新,会上总结了六大突破点:
打造新平台;
塑造新品牌;
拓展新网络;
构建新组织;
应用新机制;
尝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