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消费的关键还是要提高居民收入的GDP占比——既增加多数人的收入,又改变蛋糕的分配方式,解决当前多数人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刺激消费,实现国内消费内循环的良性发展。更关键的是,百年变局时代,一、过去三百年的工业经济+市场经济走到尽头,人类迎来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工业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无限的,人类的欲望也是无穷的,试图占有更多的物质和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就内置生产过剩的原罪:企业家追求做大做强,肆意扩张增加产能,资本在逐利的本性下自我膨胀,而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沿着此逻辑发展的肥田沃土,由此,过剩成为市场经济躲不过的宿命。最终,人类过度的耗能活动导致地球的容忍度达到了顶峰,引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美国人口占世界5%,却消耗着世界23%的资源,若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则需要5个地球提供资源。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原先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人类来到了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十字路口。只不过,鉴于中国当量太大,中国需要在低碳生产、消费方式上率先变革。二、劳动力的前提被釜底抽薪,国家经济、社会经济将加速度登上历史舞台。如果说市场经济越深化,越是边缘化老百姓,将展现出反人性、反人道、反社会的一面;那么,智能社会,伴随机器换人,劳动的前提被抽去,大量人将沦为无用之人。届时,在国家经济出面进行分配调节之余,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社会经济将浮出水面——不以交易为原则,不以利润为目的,而是通过社会协调形成新的社会形态。说到底,撬动消费,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最终是制度问题。短期和直接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增加和稳定就业,企业活则就业活,稳收入方能促消费;长效机制更需吻合百年变局的内在逻辑,把消费主体从居民转向企业和国家,使其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收入水平。“市场经济是最好的普惠型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最好的扶贫”。毕竟,越是市场经济活跃的地方,劳动力在分配中的议价能力越强,劳动力使用程度越充分。数据表明,广东、浙江、上海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地方,工资支出比明显比全国高出10个百分点。最关键是发展工资支出比高的新兴行业——越是传统的行业越低,越是新兴产业越高。美国中产阶层庞大,跟新兴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发达有直接关系(美国金融、信息产业、科研、文体娱乐就业占比为25.5%,而我国仅为10.9%)。因此,中国将在防范科技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的同时,继续鼓励新兴科技产业发展,以扩大其就业群体规模,实现市场分配机制代际升级,从而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及财富。二、社会经济将在与市场经济的叠加融合中缔结出新经济形态。即由政府主导推动、搭建平台、制定规则。其中,社区企业将成为另类的消费者,以未来社会经济“胚胎”式的存在,在中国率先引领社会经济,并缔结出“市场经济+复式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届时,社区本身不雇佣,将充当“中间人”,把企业平台和劳动力资源连接起来,让各种劳动力资源得以链接,使企业得到发展,又服务了社会、反馈了社会。三、以政策之手最大化国家经济的调节分配功能。一是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个税结构性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同时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针对“穷人的税率比富人高,富豪税、资产存量税等财产税缺失”等现状,将进行税收结构性改革,即间接税向直接税、企业缴税向个人缴税转变。其中,个税重心将放在富人税、财产税上,平衡收入分配关系,即富人多交税,中产少交税,贫困者不交税。四、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生代企业,将从过去的消费者,转变为未来的消费者、生产者、使能者,在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同时,通过赋能社会减排,找到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各行各业将在技术、产业、城市等各个步骤环环相扣下,加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能源行业,既有能源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又有能源生产者参与能源生产与调节,最大化基础设施价值;还有能源使能者助力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总之,人始终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各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原始动力。从这个经济学最本源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一台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有14亿人,就相当于有14亿台发动机。这就是中国经济为什么一旦启动,就爆发出巨大能量,从一穷二白迅猛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最根本原因。站在变局时代路口,要根本解决消费不足,收入过低问题,最终还是要在深层制度改革上做出切实的成效,而这注定了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