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金融业进入“大清洗”。
1. 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先后经历了从“一行三会”到“一行两会”,再到“一行一局一会”的改革。这一变革体现了监管理念的转变,由偏重机构监管转变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等“五大监管”理念。
中央与地方协同监管的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调整,“重发展轻监管”的局面得到扭转。
2.金融机构的变革与调整
随着金融业的变革,部分金融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例如,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在业务结构、风险管理。
3、降薪、裁员、退薪层出不穷
●“裁员潮”愈演愈烈。
仅2024年上半年券商行业减员超过万人;以富民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 也开始裁员和降薪。
●银行业、证券业大幅降薪。
建设银行率先启动大规模降薪,总部降10%,子公司降幅更大。
多数券商薪酬下滑,降薪幅度较大。例如,中金、华泰、广发、海通、招商等券商降幅均达30%,券商投行部门降薪现象更为普遍。43家上市券商中多达29家薪酬下降。
●高管薪酬受限。
财政部发布了对国有金融行业的“限薪令”,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绩效薪酬追索。
不少银行和基金公司实行绩效薪酬追溯扣回制度。如招商银行在2023年度追索扣回4415人绩效薪酬4329万元。
中国金融圈降薪潮涉及多个领域和层级,是金融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寻求变革和调整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美国金融行业接连“爆雷”。
1、银行倒闭
《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银行机构将集体关闭 1,000 家分支机构。
这些银行的倒闭不仅导致大量储户资金受损 ,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2、利润下滑
部分大型银行如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也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这主要是由于高利率环境下,银行为吸引存款而支付的利息成本上升,而贷款收益率并未随之提高。
金融行业的“大洗牌”在所难免,中美金融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但这两条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么像美国一样,雷埋得过深,终局已定,问题无法改变;要么像中国一样,虽然埋下的雷并不会即刻引爆,但危机仍在。
所以,当下既不能学美国一口气走到黑,也不能沿着现有路径继续前行。
那么,中国金融业如何才能跳出危机,顺利地抵达“目的地”?详细内容可参见福卡周报[A]第44期中的《金融“大洗牌”,中美两条道路都不能解决问题,出路在哪里?》
本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中美金融两条不同道路
两条道路的困境
解决问题要选“中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