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角大楼和国会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用中国东西,可中国制造依然溜进了美国的政府、军队内部。
十多年来,阿文图拉科技公司一直向美国军方出售监控摄像头及屏幕,这些摄像头不仅被安装在了陆军的各个机关,FBI和CIA的要害部门、空军的机库,甚至连美国核动力航母反应堆边上的摄像头都是阿文图拉科技公司提供的,而这些设备又无一例外都贴着“美国制造”的标签和星条旗标识。
直到2018年,某空军基地的一名军人注意到,一台阿文图拉随身摄像头的屏幕上显示了汉字,真相败露,五角大楼绷不住了,展开紧急调查,该罚款的罚款、该入狱的入狱。
到了拜登政府,更是激进推行“美国制造”政策,2022年3月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升级“买美国货”行政令,要求政府采购的产品中必须有55%的组成部分为“美国制造”。
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又将该比例提高到60%,同时提出2024年该比例要达到65%,2029年要达到75%。
可尴尬的是,美国日防夜防还是防不住“中国制造”。
美国商业数据分析公司Govini数据指出,虽然许多中企被美国政府列入“黑名单”,但“从生物技术到核现代化和高超音速技术等12项关键技术的美国军事承包商,仍然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商”。
F-22和F-35就有部分零件源于中国,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过硬的制造技术,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有着美国战机最急需的硼磁铁。
在全球范围内,硼磁铁只有中国和日本能规模化生产。但日本一直紧握专利权,将硼磁铁的价格硬生生推了上去。
一番权衡过后,作为F-22和F-35设计厂商的霍尼韦尔,顶着1300万美元的罚款仍然选择了由中国厂商承担部分生产任务。
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恩爱情仇“剪不断,理还乱”,却道出了至少三个事实:一是美国制造离不开中国制造;二是美国制造陷入困境是真的;三是中国制造似乎一直充当着“代工贴牌”的影子角色。
虽然中美制造各有弊病,但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的制造业总产值占比全球的35%,位列第一,而排在第二的美国占12%,之后是日本占6%,德国占4%。
从体量上看,中美依然占据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头两把交椅。
同样地,作为全球顶尖工业的标杆,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实力不分伯仲。历史的相通性、资源禀赋的相近性,让二者在制造业上存在很多相似性。 19世纪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强国,都加入过侵略世界的行列。二战期间,二者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主要国家,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二战战败后,二者又因受到制裁经济低迷很长时间。 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支持下德日经济开始腾飞,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先进工业方面,都是全球顶尖的。 从工业水平来看,德国工业制造的五大支柱是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制造、化工制药、电子电器和可再生能源。而日本工业制造的四大支柱是汽车及零配件、机床、机器人和电子电器。在汽车及零配件和电子电器方面两国势均力敌。 再者,两国的国土面积都很狭小、资源短缺,制造业极度依赖外部资源和产业链。如今,德日这两个“难兄难弟”又几乎同时陷入新危机中。 一边是,能源危机、通货膨胀正在侵蚀德国工业的根基;另一边是,三菱油耗造假事件、高田问题气囊事件、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事件曝出,日本制造跌落神坛。二者在新产业领域落伍也屡被拿来调侃。 无论是中美制造的“恩怨纠葛”,还是日德制造的“惺惺相惜”,背后都暗藏着各自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成长轨迹。 美国前期强调规模化,后期强调“研发在内,生产在外”。 美国工业化进程早、体量大,早期奉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推广、以及众多技术革新,如福特的T型车、电子启动装置、不锈钢和人造树胶的发明,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后期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使用成本,提升总体利润,美国利用本土的创新环境和人才优势,集中力量进行核心技术研发与高端产品的设计,而将制造业生产环节转移至海外,尤其是亚太地区。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凭借区位优势、“人口红利”和便宜的原料供应等,成功承接了制造业转移,并嵌入到全球制造链的分工体系中。 中国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有的一体化集成模式,从无到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集群的效应大幅降低了物流、仓储等交易成本,奠定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 但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中国在产业分工和价值链的分布上,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 如果说美中制造掺杂着讨巧的成分,德日制造可谓是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德国以严谨的工艺和精细的制造工艺而闻名;日本则以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方法著称,不断追求工艺的精确性和效率性。 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典范,强调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实现“零库存”的目标。 但单一维度的聚焦也意味着缺乏对整体产业生态的把控。追求极致已远远无法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与日趋激烈的竞争,很容易被时代甩下。如今,德、日的制造业都面临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