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叙利亚一夜变天!都是中东的地缘宿命?|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09    浏览次数:
0
12月8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失守。24小时内,反对派武装纷纷入城,政府军或撤退,或倒戈,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权匆匆结束。事发突然,引起国际社会哗然震惊。而要理解叙利亚一夜变天的形势,还得从整个中东板块开始说起。

一、从地理位置看,中东地区连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地跨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被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所环绕,素有“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之称,扼守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三大海上命脉,自古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亦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咽喉,堪称欧亚非的“十字路口”
如此战略要地乃兵家必争之地,也决定中东的动乱时间远大于统一时间。不过,中东曾有过三次“大一统”的辉煌时代:一是公元前5世纪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统一了中东,一度征服希腊,差点将西方文明抹杀在摇篮之中;二是中世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帝国再次统一了中东,西边征服西班牙,东边打得东罗马帝国节节败退,直接占领了耶路撒冷。三是13世纪来自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又统一了中东,直接消灭了东罗马帝国,成为欧洲的心腹之患。
可见,中东一旦一统江山,就会以强大帝国威胁欧洲
二、从自然条件看,中东这个蛮荒之地不适合人类生存。从气候看,中东虽然有波斯湾,并被五大海环绕,也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但最广泛的还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大部分地区是大沙漠、大戈壁,并不适合农耕,只能游牧,在迁移中寻找水源绿洲。
从地形看,中东以高原为主,从伊朗高原到安纳托尼亚高原、阿拉伯高原,高原边缘有高山耸立,西部有阿特拉斯山,东部有兴都库什山脉;却没有辽阔草原,植被匮乏,平原狭小,仅有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三角洲和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分别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
上帝并没有眷顾中东,尽管靠海靠山,却缺少淡水资源,仅为了“中东水塔”戈兰高地就引发多次争夺。即便上天赠予便利交通条件,也因为东西北三面均是开阔之地而被虎视眈眈,极易被入侵和征服。更何况,正是这不毛之地蕴含油气宝藏,引得各方逐鹿而闹得中东鸡犬不宁。 
三、从文明角度看,中东是宗教诞生与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正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要在如此苦寒之地生存,势必需要信仰,才让三大宗教都诞生于斯。
西方文明源自美索不达米亚,犹太教进入古罗马而衍生出基督教,又在中世纪的沙漠上孕育出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发源地,为此产生了三千年的恩怨情仇。
毕竟,先知诞生前,中东分成明显的三块:东部的波斯地区,以本土文明为主,融合了希腊文明;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形成古叙利亚文明、罗马文明、希腊文明的结合体;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半野蛮半开化。始于雅利安人种的波斯文明,开疆拓土可从印度河到尼罗河,自身的兴衰导致周边国家不断对其覆盖。
为了争夺耶路撒冷,三大宗教与各大文明之间彼此攻伐,以致中东成为文明冲突的集中地。
由此,中东既是欧亚非的战略要冲,又被恶劣的自然条件所束缚,注定了地缘宿命:既是上帝选中的福地,诞生宗教让众生朝拜;也是耶稣受难之地,在文明碰撞中历经劫难;要么“明珠蒙尘”,遗落世间;要么“怀璧其罪”,狼烟四起。
仅是地形就从高原到山脉,从沙漠到海湾等,造就了中东被大自然“割裂”之象,也形成了不同文明形态:靠地中海流行商贸,靠两河和尼罗河流域则是农耕文明,而在广袤沙漠之带则是游牧民族。
于是,“游牧+农耕+商贸”三种文明交汇,“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起源,在这里要么碰撞,要么杂交,以致多个民族汇集,多股势力竞相逐鹿
可中东的核心——肥沃的新月地带,相对周边板块面积狭小细长,且无险山大河作为地理屏障,很难形成力量中心,反而不断受到周边力量侵袭,却又是谁也无法守住新月沃地,导致中东长期纷争,自带了“火药桶”的气质。
严格意义上看,整个中东就是以千年为时间单位的“历史地理枢纽”集中代表。但从历史看,中东长期偏离工业经济、现代文明的主舞台,直到改变中东进程的两件大事发生:
一是中东发现石油,猛然从贫困变得暴富,迅速以油气资源加入了全球的工业化、现代化浪潮。上天虽然赐予中东恶劣的自然环境,却也在绝望苦难中埋下石油这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中东油气储量占全球总量的2/3以上,并以低洼的盆地地形承载石油,而被称为纯天然的“世界油库”。当蛮荒的中东发现如此之多的石油,又怎能不引来西方列强的豪取抢夺?尤其当羸弱的奥斯曼帝国被英国瓜分,阿拉伯世界一盘散沙,在西方“石油七姐妹”的牢牢掌控下,中东为西方工业的加速发展输送资源、财富和劳动力,也沦为西方争夺利益的厮杀战场。
中东因油气而“怀璧其罪”,直到抱团奋起反抗:一是1960年成立OPEC要求原油标价反映汇率变化,迫使西方石油巨头从“三七开”利润分成增加到“对半开”;二是对石油产业进行国有化,到如今中东多数国家已收回对本国资源的掌控权。尽管中东依然受制于石油的“资源诅咒”,但因卖油而暴富,加快了中东能源发展,并嵌入到世界工业化进程中。
二是犹太人奔赴“应许之地”,以色列的建国让阿拉伯世界如鲠在喉,也埋下了中东战争的地雷。
公元135年因为起义反抗罗马帝国失败,犹太人被逐出耶路撒冷,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世界流亡史。可即便如此,犹太民族也没有消亡,反而在犹太教信仰下逐步掌控话语权与巨额财富。
随着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英国又向来善于挑拨当地居民矛盾来维持殖民统治,如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就可见其用犹太人牵制阿拉伯人的“良苦用心”,1922年英国就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东部住阿拉伯人,西部为犹太居住区。
二战中超过600万犹太人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之下,让分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更齐心“回归迦南”,二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有60万犹太居民。在美英支持下,联合国1947年11月通过阿犹分治方案,看似元气大伤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成功“神速复国”。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