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2025年企业出海的破局密码|快咨询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
0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与过去的“老出海”相比,近两年的“新出海”在动因、模式和目标上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也揭示了中国企业从“制造”到“品牌”转型的迫切需求。






一、新出海与老出海:两大核心变化 

1. 从“可选项”到“必选项”:出海动因的转变  

在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红利。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出海更多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策略,而非生存与发展的必选项。然而,到202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红利减少,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卷”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现象。  

在这一背景下,出海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希望通过全球化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国内市场的重新评估,也体现了其对全球化战略的深刻认知。  

 2. 从“幕后代工”到“品牌露出”:出海模式的升级  

在传统外贸时代,中国企业主要以代加工生产模式参与全球分工。尽管“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但终端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和品牌几乎毫无感知。这种模式虽然为企业带来了短期收益,却也使其长期困于价值链的低端。  

然而,随着TikTok等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渠道变革,Shein、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带来的销售渠道变革,以及中企海外办公点和线下门店的增加,中国企业开始越来越直接地面对当地消费者。这种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为企业品牌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新出海的困局:品牌化难题待解

尽管新出海浪潮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许多企业在实践中仍面临重重挑战。数据显示,约90%的外贸企业仍停留在代加工生产模式,深陷价格竞争的“红海”之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功品牌的溢价能力可达商品价值的300%。  

这种差距不仅揭示了品牌化的重要性,也凸显了企业从“商品”到“品牌”转型的迫切需求。然而,品牌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企业需要在深究品牌化内核与外延的基础上,横向对比西方成熟品牌的优劣势,同时探索独具特色的“非典”路径,才能真正实现从“制造”到“品牌”的跨越。  






三、破解品牌化密码:四条捷径助力企业出海

为帮助企业破解品牌化难题,福卡智库推出快咨询报告《企业出海:从商品到品牌“炼化”的四条捷径》。本报告聚焦出海企业面临的品牌溢价困境,提炼出四大战略加速器,助力企业实现从价格战红海向品牌蓝海的战略跨越。

报告内容

1、本土化基因重组:融入当地市场

2、文化编码技术:跨越文化鸿沟

3、价值链生态整合模型:构建品牌生态圈

4、数据驱动迭代机制:实现持续优化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