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aitools.xyz发布的报告显示,DeepSeek以5.25亿次的月访问量超越ChatGPT(5亿次),正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AI工具。目前,DeepSeek以6.58%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ChatGPT(43.16%)和Canva(8.27%),成为AI工具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如今,学习、使用和接入DeepSeek成为了业界的必选项。仅以政府部门为例,自2025年2月以来,我国72个省级或市级政府部门全面部署DeepSeek。例如,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将DeepSeek接入青岛智慧审批平台,利用其交互能力打造“边聊边办”AI 办事场景,模拟窗口办事,全流程指导申请人;南京市数据局基于DeepSeek开发“南京政务版AI助手”,提升公文处理效率。但另一方面,在3月25日的福卡智库内部研讨中,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指出,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把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DeepSeek的产生推动了技术民主化和平民化的过程。这次的机遇反而是留给一线的围绕着细分行业、细分场景做信息技术开发的团队,他们对细分场景有理解,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非常适合将DeepSeek同已有的系统结合起来去给用户赋能。然而,DeepSeek爆火的背后,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危机。既然有了内容生成的机制,就会导致各类团队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内容做各种各样的总结、整理和改写,这可能会导致未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会以每年成千上万倍的速度增长,形成互联网的内容爆炸。假设一个生成的内容里面只有5%到10%的幻觉,将这个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再被人工智能公司拿去训练新的模型,再由此生成新的内容,再去训练新的模型,几轮迭代下来,人工智能的能力反而有可能会下降。而当数据被污染的时候,由领域内的专家来进行数据治理就变得异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