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已授权正和岛刊载】
创业者很辛苦,连搞事情也喜欢在深夜。
5月23日晚,“毛巾哥”朱志军满腹委屈“致丁磊侵权”,煽情的路子戳中了大众的心窝子,一个卑微却又“敢于反抗”的创业者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然而,当众人还在点赞时,网易严选毫不留情地讲了《一个朱姓青年的创业故事》,挖出了毛巾哥的黑历史不说,更用“碰瓷者”讽刺之,在互联网炒作下,一条毛巾引发的口水战“大片感”即视。
事实上,现实中创业者侵权纠纷屡见不鲜。QQ之于ICQ、人人网之于Facebook、微博之于Twitter等都是某种程度的“照搬”。
在国内,米聊与微信、美柚与大姨吗、乐视与微鲸等“剪不断理还乱”;一夜爆红的共享单车,前有摩拜、后有ofo相继卷入侵权诉讼;在内容创业领域,直播、公众号有点像是“背着侵权的原罪枷锁前行”。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幸福指数的年代,创业者本就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奈何在“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绝中,还要疲于应付各方的质疑,难怪创业者抱怨:“创业与侵权只在一念之隔,而我却在走钢丝”。
创业为何如此揪心?
2013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一阵春风拂过神州大地,从中央、地方、企业到大学生,人人都像打了鸡血。然而过犹不及,“全民创业”激情下,创业走向失衡:
1.创业或存在“过剩”问题。
网民调侃“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随便扔块砖头砸下去,十有八九能砸到一位创业CEO”。
科技部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国众创空间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255家,数量和规模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地库、孔雀机构、Mad Space等众创空间先后倒闭,入住率低、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凸显,孵化器已“死”,创业过剩。
2.“创时代”异化为“抄时代”。
时代瞬息万变,消费者在变,技术在变,商业模式在变,保守意味着等死,出奇或将制胜,因而每个创业者都希望抓住“创新”的救命稻草。
只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多“新”?物极必反,董明珠炮轰小米是小偷,支付宝AR实景功能涉嫌抄袭邻萌宝,摩拜单车智能锁被“令令开门”起诉,更不要说游戏界了,PokémonGo风靡全球后,仅安卓应用市场就出现数十款“高仿”产品。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成创业圈的潜规则。”
一个个有情怀的创业故事背后竟充斥着抄袭、复制、山寨等幽灵,“两面性”背后固然有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化机制不完善、互联网方便“学习”等影响,但深层分析,当下创业面临的四大基本矛盾才是症结。
当下创业面临四大基本矛盾
其一,做事与投机的矛盾
德国机械、瑞士钟表、日本汽车……口碑背后是一种“做事业”的态度,即专注的工匠精神,如今却是“一个不懂投机会受到惩罚的时代”。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面对经济难题一致注水,钱泛滥滋生了投机风气,加之互联网时代流行“唯快不破”、“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稳扎稳打的“做事”与现实格格不入。
到底是坚守工业经济的“慢工出细活”还是选择互联网思维“相机而动”?企业左右为难。
其二,抄袭与专利的矛盾
除却时代背景,“抄袭成风”还有两个现实帮凶:
一是创新难,抄袭却顺手拈来,连原创都被拍死在沙滩上。
比如腾讯,无论是QQ、微信、拍拍、搜吧,还是众多游戏软件,腾讯“一直在抄袭,从未被超越”。
2015年至今,腾讯先后起诉14家公司的9款游戏涉嫌侵权LOL(《英雄联盟》简称),要知道LOL制作者曾亲口承认“该游戏的直接灵感来源于Dota”,难怪网友直呼:Dota哭晕在厕所!
二是侵权易,专利认定难。
自2012年开始,苹果和三星的专利纠纷已花费数十亿,横跨4个大陆,就连美国最高法院也介入裁决,但恩怨还是未能彻底了结。
一边是抄袭的低成本、高收益和高风险,另一边则是专利的“一本万利”和边界模糊,天平两侧的砝码充满诱惑。
其三,公开和隐形的矛盾
专利,一向是“企业之利器不可示人”,近几年,特斯拉、丰田、福特却陆续“公开专利”。
按照巨头们的逻辑,工业经济时代,专利所有者“开荒”后竖起壁垒无可厚非,而当下,电动车、物联网等大多是“颠覆者”,需要有更多玩家参与到产业链上,以扩大行业生态圈。
也就是说,当无边界、跨代式技术或产品革新涌现,为了打压其他技术路线,专利共享成为趋势。
不过,市场上不止谷歌、苹果这些巨头,也不止Uber、Airbnb等新星,还有一群无名的隐形冠军,他们不喜上市,不爱炒作,低调到几乎被忽视,却主宰着各自所在的市场领域。
德国伍尔特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却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近300家销售网点,产品应用上至太空卫星,下至儿童玩具,年销售额高达70多亿欧元。
理论上说,隐形冠军专注品质是创业的基石,不过在互联网时代,高调公开才能聚沙成塔、壮大声势,创业者往往徘徊于两者之间。
其四,智本和资本的矛盾
没有乔布斯的极简就没有苹果,没有马斯克的偏执就没有特斯拉,某种程度上,创业者的审美、灵感、洞察力等是企业从无到有的根,尤其在新经济领域,创新层出不穷,智本力量在崛起。
另一方面,金融大爆炸背景下,资本犹如饿狼般四处猎食,打乱了创业圈的秩序和节奏。
所谓“有奶就是娘”,资本大鳄的短视很可能会将一个行业推上风口,一番折腾后徒留一地鸡毛。
以共享充电宝为例,仅4月份的短短10天时间里,国内超2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逼近3亿元。
撇开安全隐患不谈,电池的技术升级必然会提升手机续航能力,快充技术也在加强,然而,在资本的裹挟下,共享充电宝稀里糊涂地进入野蛮生长期,却不知背后风险重重。
长远来看,智本和资本的这种博弈也将愈发激烈。
倘若说,四大基本矛盾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中国特色将其推向极致。受制于善巧方便的国民秉性,中国人素来缺乏“做事”的心态。
加之,改革开放30多年,一波又一波制度红利开启了巨大的投机空间,创业者不必埋头苦干,仅靠“复制”就能轻松发家,由此,“山寨之王”成为中国制造的附属标签。
不过,时势易变,在消费升级、劳动力替代、进口替代、节能减排背景下,一味模仿不仅没前途,还会惹上官司。
破解:在山寨和自主品牌间寻找均衡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就该将山寨“一棒子打死”,毕竟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而言,转型需要时间,国民经济也承受不起这种“休克疗法”,所以,在山寨和自主品牌之间寻找均衡点或成关键。
“ 马化腾说过“腾讯是模仿加创新,并不是一味的抄袭”,指出了另一个问题:山寨和创新的界定模糊,因为创新本身就包含山寨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等不同类型。”
从这个层面来说,谁没有做过抄袭者呢?丰田当年还“偷师”福特呢,华为也曾是“山寨机之王”,山寨和其他几种创新没有高低之分,只是阶段性不同。
只不过,在全世界越来越强烈的品牌保护意识下,山寨行业的边际效应迅速递减,甚至沦落为负,更不要说,诸如华为等巨头进入“无人区”后,想抄袭都没地方抄袭。
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既然拐点已至,从山寨向品牌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综上分析,表面上看似对立的矛盾,其实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因时因地制宜。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没有什么“成功要诀”,唯有顺势而为,勾兑不同的矛盾:既要借势互联网造势,又要专注工匠品质,还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借鉴集成,更要拥抱自主创新、化茧成蝶的大势。
同样的道理,在通往品牌之路上,山寨和创新也没有什么由此及彼的必然路径。
倘若你是如乔布斯、马斯克一样的颠覆者,以“破坏性创新”横空出世是一种方式;但倘若你做不了“乔布斯们”,自主创新又太难,“集成创新”、“微创新”、“模仿创新”等又是其他的路径。
当然,创业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冒险之路,九死一生是客观规律,尤其在系统切换时期,对于量大面广的企业而言,这种宿命将更加悲壮。
所以,从更大的格局看,由投机走向做事也好,从山寨转向创新也罢,有时候个人在时代洪流中充满了随机性和无力感。
或许你会成为宠儿,又或者你会沦为炮灰,但无论如何,那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创业者无一例外都是伟大的冲浪者,可敬而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