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思想理论

首页    >    福卡洞见    >    思想理论

过去,因为缺乏信息总是错失机会;如今信息满天飞了,为啥还和机会绝缘?

发布时间:2019-03-01    浏览次数:
0

导读


智者并不在于信息多少,而在于能否洞见,找到背后的联系。



过去,因为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


互联网经济发展之初,号称让人人拥有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但如今信息满天飞,人们却并没有感觉到信息不对称消失了,反而面对满屏的信息更加眼花缭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



信息不对称因时而异


农业社会


信息封闭而零散,买卖无法沟通而只能“口口相传”,好不容易供需信息对接上才能产生交易。于是“一骑绝尘妃子笑”、“飞鸽传书报军情”,拼的就是速度。


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靠着庞大的情报网络,率先获悉拿破仑滑铁卢惨败的消息,但释放“英国输了”的假消息,以致英国公债暴跌,其乘机大肆低吸,第二天“法国大败”的真消息令英国公债暴涨,单一夜罗斯柴尔德就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


可见,在信息闭塞时代,谁能率先掌握信息,谁就能率先获利。


工业社会


大机器生产取代小农经济,一是将人汇聚,增强了信息沟通,二是在印刷术、电磁波等发明下,信息保存更真实,传播更快。特别是在广播电视 “飞入寻常百姓家”后,新闻报纸等致力于挖掘各种信息,让人知闻天下。


但传统媒体的强盛仅为信息匮乏“解渴”,不同企业对信息需求不同,有价值的信息不是“稀缺”就是被“保护”,即便是公开信息也未必能对接上,因此,企业至今仍保留着喝茶吃饭谈生意的习惯,只不过比拼的重心不是速度,而是内幕。这让企业甚至国家竞争纷纷上演情报战。


当年日本单从画报上“铁人”的照片就分析出大庆油田的地理位置,由此,伴随信息膨胀,信息捕捉是前提,而难就难在如何填补信息不对称,利用公开信息获取情报。


信息社会


到了信息时代又被颠覆了。因为互联网猛然肢解了地理时空等边界,超海量与快速度让人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从整体看,互联网让信息更对称,但世界仍有未知,信息总有不对称。只不过,如果说曾经是因信息太少而不对称,那么“人人有麦克风”反而让信息太多而不对称。


一是信息很多但有用的很少,单信息筛选耗时又耗神;


二是网络让大众唱主角,不仅无法保证信息真假,还把新闻将一个事件无限放大的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难怪炒作之风屡见不鲜;


三是社交网站、微博等“无微不至”,但一上网就可能被黑客解密,导致相关方面信息外泄、损失惨重;


四是点评网站、人肉搜索将产品质量、事件详情“调查”个彻底,任何瑕疵都可能被放大,以致“网誉”也成企业、个人的衡量标准,而相关企业就是掉以轻心才“死得不明不白”。


显然,信息不对称因时代进步而有不同内涵,但从思维逻辑看,这还只是对外在事物“接受”的第一阶段。



处理信息不对称:从理解到感悟


理解


第二阶段是“理解”,正因信息不对称才需“理解”。毕竟搜索引擎颠覆了知识(只要上网一查就能获取相关知识),让人人都成了“知道分子”,区别在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因其学识经验而有深浅,即便感觉到了也未必深刻,更何况“屁股决定脑袋”!


比如,中美贸易摩擦伊始,不少人就乐观地认为这只是个插曲,这种摩擦很快就会结束,却没有看到其中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正因理解不同,争论与矛盾接踵而来。若政府误读,轻则“帮倒忙”,重则制定错误国策


情感


第三阶段是“情感”。这不仅在于“理解”因人而异,而人又是多愁善感的,“情感”无疑将影响“理解”,还在于,伴随服务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情感”成为了一种商品。


人们开始寻找感性的温暖,但现实一切都基于工业经济的“冷漠”,自然将产生情感落差。如果说工业经济强调技术,更理性化,那么信息社会则是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因为互联网将源代码开放,实则颠覆了技术为王,转向用户至上,这让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情感出现不对称,而苹果就是以“技术+美学”填平这道鸿沟才脱颖而出。


而金融文明在玩概念下更感性,单股市就可能在“一边倒”的预期下暴涨暴跌,情感或预期的不对称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企业若对这一不对称没感觉,则无疑将错失体验经济的金矿。


感悟


第四阶段是“感悟”,即对前三种“不对称”深刻领会的升华。


或许,信息不对称可以靠人脉圈子,理解不对称可以靠增强认知,但情感的不对称无疑需要感悟,而感悟靠的是慧根。


一方面,每个人的悟性不同,变通者或由小窥大一点就通,勤奋者或持之以恒方能悟道,但道不同者或朽木不可雕也,以此评判,感悟当随缘,并非牵强附会,也要看时机、火候。要不,怎会有“拈花一笑”就心灵相通?


另一方面,正因慧根不同,感悟的不对称将让少数人仰望星空。如GOOGLE就以开放颠覆了微软的垄断,而苹果又以时尚、个性化的封闭颠覆了大众化的开放,只不过,此“封闭”已非彼“封闭”。此亦吻合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眼见为实,“看山不是山”感觉为道,最终“看山还是山”才是大彻大悟。


显然,智者并不在于信息多少,而在于能否洞见,找到背后的联系。



在不对称中洞悉机会


从横向看,信息、理解、情感与感悟共同存在,并各有其不对称,但从纵向看,理解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情感可以带来更多理解,而感悟又是对情感更高层次的理解,甚至是对前三者的通吃。


由此,“不对称”环环相扣、递延变迁,进而在“填补”与“再生”中推动社会进化。


一方面,“不对称”并无好坏,关键看如何利用。从为对冲危机投放货币的效果看,单凭有形之手弥合“不对称”,犹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实际上,正因“不对称”才有政策挪腾的空间。


另一方面,虽然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无法快速匹配资源,但有不对称才有商机,企业、个人有时要抓的就是“不对称”的机会。


不过,从长远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既要看清形势,又要揣摩政策,还要自我修炼,从信息到理解、从情感到感悟,就是个创新过程,若能“渐悟”此道,就可能在版本升级中与时俱进、游刃有余了。

  • 其他文章:

福卡会员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