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要自觉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改变污染性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负责任大国,并在政府与市场勾兑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非典的中国特色环保消费路径。
本文发表于《东方网》
原文标题:《全球极端灾害肆虐,环保究竟是谁的?》
01极端天气频繁来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联合国于1972年确立的关于保护人类环境的纪念日。
事实上,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为了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地球的紊乱已在全球不同地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左攻右突”,环保被顶在杠头上。
2019年伊始,美国便遭遇极寒天气,多城突破零下50度,打破340多项历史记录;加拿大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南半球澳大利亚也出现了直逼80年纪录的49.3摄氏度高温;北极熊大规模入侵俄罗斯小镇;挪威人类“末日种子库”进水;中国四川凉山木里县山火吞噬了30名救火人员……
类似极端天气如同电影般频繁上演。2018年全球约6000万人生活受到极端天气影响,1万多人死于飓风、山火、地震、干旱等各类自然灾害。
不单如此,美国宣布在核领域放弃伊朗核协议导致核军备竞赛氛围渐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伴随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于2017年和2018年恢复向上攀升、政府间“信息战”以及由此导致的电子污染与日俱增……
从北美洲到南极洲,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损丁耗财”饱受极端气候劫掠几无幸免。
除了变本加厉的极寒、龙卷风、暴雨、高温等气候灾害肆虐外,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样让人始料未及。
就拿美国来说,特朗普本以为退出《巴黎协定》能为美国“制造业再回归”扫清障碍,打破经济增长僵局。因为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NERA)的报告数据,《巴黎协定》的苛刻限制会导致2040年美国GDP蒙受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
可问题是,2040年还没来,美国经济就拐进了“另一条暗黑通道”。
据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过去3年,全球范围内,气候灾难造成的损失高达6500亿美元。
其中,北美地区就贡献了4150亿美元,占比达2/3。2017年美国救灾支出达3060亿美元,为历史之最。2018年,美国又因天气和气候灾害损失规模达910亿美元。
02中国环保行动
地球正逼近最后的时间窗口,如果近一两年各国再不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行动,任由人类再这么作下去,地球紊乱就真的不可逆了。
事实上,欧洲各个国家现在都很努力,譬如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德国,明确将在2022年前关闭全部核电厂,煤电厂到2038年也要全停。
2013—2018年,英国碳排放量减少了9800万吨,2018年碳排放量更是创130年最低。欧洲25国签署协议,扩大氢能源降低碳排放。其实,在污染环保问题上除了欧洲的权重比较大,中国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了。
有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全球石油接近1亿桶的日消费,中国单日就贡献超1300万桶,占比超13%。其它诸如煤炭、一次性用品等消耗也不得了。
此外,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塑料倾倒量就大致占到1/3,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如此大基数的人口,如此大规模的物质消费、工业发展和能源消耗,先天性就决定了碳排放和污染的大当量,也决定了其不可推卸的环保责任。
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年中国反复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力图使GDP“颜色由黑转绿”。
为此,又是退耕还林给补贴,又是环保风暴大整治,还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减少、甚至不批准燃油车生产线扩建,要求现有汽车厂商将纯电或混电汽车生产比例提高到30%—50%。
近日,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并且中国已成为全球绿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样的,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6%,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亿吨,已经超过了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目标。
然则,虽然从最高国策到最高领导都在搞环保攻坚战,但从中国目前的消费方式和每年的能源消耗增长角度看,很多地区并未完全把环保国策落实到实践中。
中国需要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等环保消费习惯”变成全社会的一种习惯性自觉行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的环保风暴。
03推进环保的抓手
中国作为全球环保破题的关键一环,推进环保势在必行,那么究竟如何推进?
在笔者看来,关键要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同时着手:
首先,从政府层面看,需要更多落脚于“顶层设计”,在环保问题上立规矩、定方向。
第一,建议中央政府从掌控全局的角度制定系统化、长效化的政策,将“绿色税制”全面提上日程,将“绿色GDP”生态指标核算作为社会各方面经济考核的普适化、常态化的指标。
第二,可以考虑实行“无限期的连带责任”+政绩唯“绿色”论等多元环保机制,让地方政府从经济利益的纠葛中独立出来,更注重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去淘汰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手段强化社会节能减排的动力。
恰如新能源车碾压传统车企、产业链自动化与智能化倒逼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等,在新能源、新经济、新消费时代,大可借力市场竞争和绿色金融来扭转企业的生产方式。
第三,利用消费升级的契机,引导社会走向“鱼尾曲线”式的消费路径,即自上而下将“物质意义上的消费趋于无穷小,非物质消费趋于无穷大”内化为市场和消费者的一种行为自觉。并且,从根本上形成适合人类良性发展的新型消费模式,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关键在于实现“三个替代”:
第一,市场替代。虽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却也不能越俎代庖替代经济。真正的绿色、环保、低碳经济最终仍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驱动。呼声最高的“环保税”实际上就是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
第二,产业替代。低碳既意味着大阵痛,也意味着大市场。无论是万科、万通等房企的“低碳变革”,还是GE、IBM的“生态跟进”,又或者是有机蔬菜带来的生态农业、回归自然催热的低碳民宿、健康环保的生态服装……都昭告了新旧产业的更替正当时。“环保+”将格式化各行各业,以此改变传统产业的高耗能,升级为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
第三,就业替代。目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年产值是3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3200万人。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预测,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带动就业人数也将超过1300万人。
事实上,目前仅光伏行业全产业链就业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65.2万人。绿色消费正带动新的绿色环保产业腾空而起,开辟了就业的新空间。
而当“三个替代”落地之时,环保风暴与环保“民怨”也将一笑泯恩仇。
综上,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都在敲响环境问题的警钟,警醒着全球所有国家:环境保护并不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关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开“历史倒车”必将自食恶果。
中国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更要自觉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改变污染性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责任大国,并在政府与市场勾兑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非典的中国特色环保消费路径。
了解更多
福卡智库近期关于能源环保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