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中央、各部委宏观政策和各地方财政支持之下,民企却仍身陷囹圄。新形势下,民企的“命”究竟如何?
尽管去年围绕民企的舆论风波因高层的表态定调而休止,但笼罩民企的信用危机、债务危机等依然延续。
1月29日,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募集规模为30亿元的“16民生投资PPN001”未能如期兑付,拉响了债务警报;
3月下旬,南京大型民企——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因债务危机曝光;
4月,浙江女首富周晓光的新光集团深陷30亿债务危机;
5月,北京百强民企洛娃集团深陷债务危机。
实际上,自去年民企危机显现后,央行、银保监局、国税总局及各地方政府紧密跟进,密集出台纾解民企困难、支持民企发展的各种举措。
但在中央、各部委宏观政策和各地方财政合力支持之下,民企却仍身陷囹圄。
相关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负债从2016年开始大幅增加,并在2018年突然飙升,资产负债率从53%增加到56%。
如今中美贸易摩擦再升级,民营企业恐将又面临冲击。毕竟,2018年,民企在外贸总值中占比高达40%,对外贸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50%。
那么,新形势下,民企的“命”究竟如何?
时代生变
“时也,势也,命也,运也”,对于民企而言,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取得时势造英雄的成功,亦随着时代跌宕、时势变迁而命运多舛起伏。
如今,百年一遇之大变局被浓缩在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当不起眼的美国次贷危机引爆金融危机,叠加第三次工业革命袭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格式化一切领域,新经济模式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全新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一个更加未知的未来已来,民企面临的时代已然生变。
红利时代结束,创新时代开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企的发展壮大虽有自身基因因素,但更受惠于制度红利(改革)、全球化红利(开放)、人口红利(成本)、政策红利(税收)、环境红利(污染)等诸多红利。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本身就释放出制度切换的巨大红利,比如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中,涌现出一批诸如万科、万达等在当下数一数二的房地产企业;18年前加入WTO,代工企业、出口企业风起云涌。
然而,当下国家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外溢,外贸企业“谈利润崩溃”;劳动力成本上涨早已使人口红利消弭,当下的人口红利概念更多是指中国13亿多正在消费升级中的人口;
全国人民正在承受工业化污染的代价,刮起了“环保风暴”;“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让房企喊着“活下去”,更不用说随着规则制度的建立,一些企业靠特殊途径、制度套利获得发展的空间被极大压缩。
就算是互联网企业享受的流量红利也在削减。就拿业绩超预期增长的京东来说,尽管2018年总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2.4%,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前12个月的活跃用户仅增长4%。
而前些年高增长的游戏行业也显露出疲态。2018年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跌入个位数,同比仅增长5.3%。要知道,在流量红利支撑下,此前游戏行业可是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增速高达百分之二、三十。
因此,民企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不复存在,开启的将是艰难的创新时代。
快钱时代结束,慢钱时代开启
当年“乱拳打死老师傅”、“不管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民企用最粗放的模式赚着最快的钱,虽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但也丧失了工匠精神,滋生了急吼吼的功利心态,养成了赚快钱的思维。
而“轻轻松松一下子”与“辛辛苦苦一辈子”的强烈比照更是刺激了企业赚快钱的流行,以致实业空心化,资本热钱化,蜂拥而去炒房、炒矿、炒煤,更高级点的形式是“钱生钱”,进入金融投资领域,参股或控股金融企业,大玩杠杆举牌,大搞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倒腾股权差价。
当中国经济从紧缺过渡到过剩、成熟,企业驶入红海区域,过去野蛮式生长的黄金时代已不复存在,更何况一个社会商业越发达,赚快钱的机会越少,赚快钱的风险也越高,倒下的企业比比皆是,一如曹德旺所言,“民营企业家 ‘火中取栗’赚快钱,肯定要被烫到手”。
由抓现钞、顾头不顾尾转为同时兼顾社会后果和环境后果
作为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做新时代的新企业,做贯彻新理念的企业,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企业,做解决民生问题的生力军企业,是国家与时代对企业的诉求。
尤其对互联网巨头而言,在“赢家通吃”背景下,通过深厚的资本背景和垄断式的商业模式,在社会上带来了垂直向下、直达个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再加上中国的宽松体制和法律的不健全,产生了信息时代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乃至生命安全等新问题。
如百度的竞价排名、滴滴的人命案件、腾讯游戏沉溺、共享单车企业造就过剩“坟场”等,皆因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由此可见,一些企业家还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还只是以追求赚钱为终极目的的商人。
民企的新格局
显然时代已变,简言之即是“外行颠覆内行”、“成功需要十年,失败只要一天”、“那些被你看不起的,正在让你高攀不起”,“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一片欣欣向荣之下,是愈发陌生的环境、拥挤的赛道、残酷的竞争、遍地的“尸骨”……
不过,当下百般煎熬、惊心动魄,也意味着新的大时代即将到来,这正是民企修炼内功和砥砺前行的机会,对此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升格局。
首先,超越草莽时代,开启战略时代。
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家大多是靠胆量、勤奋和机遇成长起来的,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一定意义而言,更像是胆大敢干的草莽英雄,经验丰富却普遍缺乏战略。
而那些过去引以为豪的经验,突然无法适应时代的浪潮;过去奉为圭臬的经典理论,似乎也让人产生了质疑。
如《追求卓越》一书,作者彼得斯总结了43家当时最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一时间,管理学界及企业界如获至宝,但发行不到五年,书中所推崇的43家样板公司就死了一半。
因此,基于“用未来引领今天”的战略对于变革时代中的企业发展无比重要,其在预测或洞见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布局,用带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的谋划引领企业发展,往往能将利润源泉由全产业链的集成效应转向最前端的超时空利润。
2018年10月30日,马云在最后一次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身份致信股东时就说,“9年前阿里已经转型为一家技术公司。我们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上的全面布局,为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创造巨大价值。过去两年,这个价值已经在零售业显现。”
其次,从盲目争抢头部红利的普通大多数,转向底部建仓卓越的少数。
在互联网时代,头部效应被无限放大。所谓头部就是一个赛道中占据前几名的那部分,头部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有巨大的借势优势,有言称“站位比努力更重要”,互联网时代就是几个头部与众多长尾的时代。
因此,争抢头部成为大多数企业的目标,似乎只要占到头部位置,似乎就能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但现实往往是“高处不胜寒”,不仅被有关方面盯牢,也被资本方捕获,往往难得圆满。
何况头部仅有那么几个,与其在赛道里拼得你死我活,不如在长尾区建仓、深耕,因为这里有无数的细分领域,无数的产品类型,无数的全新选择。一如“3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就在天猫、京东的夹缝中实现了“非典型崛起”。
再次,建立趋势观,清醒认识到难以逆转的大趋势。
趋势代表着未来,哪怕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当下最大的趋势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生命技术等新科技呼啸而来,使企业经营环境背景发生巨大变化。
如AI正在经历从高大上、象牙塔技术往平民化、工具化转移的过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世界的各个方面(工业制造、社会生活、智能设备、医疗健康等),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相容性,可以同很多领域产生“化学反应”,推动行业产生跨越式发展。
当科技大潮载着企业轻舟“已过万重山”,刻舟求剑更行不通,捕获未来的轨迹方能在潮头而立。
最后,企业管理现代化,制度安排长期化,摆脱民企特别容易陷入的宿命,如背负原罪、企业传承、内部纷争、盲目扩张(多元化)、上市冲动、资本绑架、股权旁落等。
仅家族纷争而言,韩国三星集团概不能外,更何况中国民营企业大多尚未实现新一代交接班,就陷于家族成员之间的纠葛之中。
由于大多数民企在产权上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同甘共苦、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与此相对应的,民企的命运也将呈现兴盛、停滞、衰退、消亡的“四部曲”。
综上而言,民营企业发展不仅取决于时代变局,还取决于企业家究竟能够看得多远、多高,能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趋势意识、规则意识。
了解更多
福卡智库企业发展的部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