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全部

首页    >    福卡洞见    >    全部

国学热、“汉服热”、“哪吒热”······文化焦虑?文化进阶?

发布时间:2019-08-30    浏览次数:
0

导读


伴随对文化及其衍生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泛文化的新阶段也拉开序幕,逐步从文化产业化向产业文化化进阶。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但搅动电影市场,且让传统文化顺势又火起来,使得传统文化IP迎来“第二春”。无独有偶,在今年上半年,古装剧的热播一度带来一股“汉服热”。


不仅屏幕上传统文化再显生机,户外活动中传统文化活动也受到追捧。特别是今年暑假期间,文化IP类项目成为热门。以北京、西安、杭州、南京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味十足的IP类特色旅游项目成为家长暑期长线游的首选。长知识、学历史、品民俗,可谓“文化堆儿”里度暑假。




文化背后的推力


这背后折射的是文化焦虑。推而深究,其实是文化前所未有的重要导致但凡与文化“沾亲带故”的都会被反复斟酌。对文化的敏感与重视体现在方方面面,从轰轰烈烈的国学复兴到“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法莫不如是。


为何文化被抬上了如此高度?


一方面,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混沌形势催生对“文艺复兴”的迫切需求。


站在大时代拐点期,外有新兴市场危机惹得货币狂泻、中美贸易激烈摩擦跌宕起伏,内有房地产变天、汽车行业遭遇寒冬等产业洗牌频频,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保时捷女司机打人反被打等社会冲突爆发,一桩桩、一件件“抬头黑天鹅漫天遨游、低头灰犀牛满地撒野”。


但复杂的形势却没有文化层面的概念加以回应与收敛,处主流位置的西方文化理论“礼崩乐坏”,美国至上的玩法瓦解了其所宣扬的“民主”本身,一体化理论因英国“脱欧”沦为笑柄,绝对的市场经济在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分化下弊端尽显……


以上种种亟需寻找新型精神文化层面的出路。

 

另一方面,文化自带逆周期繁荣的基因,本就逆势而上。


在经济萧条期,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目的的传统一产、二产会受到重大冲击,此时具有抚慰心灵、提振信心特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口红效应”突显,因此往往孕育着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机遇,如大萧条后的美国开启了文娱产业的“黄金时代”——不仅电影生产极大丰富,年观众最多时达40亿人次,让好莱坞走上发展鼎盛期,而且广播业也迅速繁荣,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在此后10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还成就了迪斯尼、时代华纳等文化“巨头”。


当下第四次金融危机滚滚而来恰好成为契机。概言之,对文化的重视既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文化产业自携特性所致。


但追根溯源,围绕“文化”做文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宏观看,社会主要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是马斯洛需求理论还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哲理,无不揭示当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的普遍规律。


正如上世纪60年代,物质意义上繁华富足的欧美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社会思潮、亚文化、流行文化等风起云涌。


从中观看,文化产业兴起是后工业时代的必然趋势。如果说工业时代经济的繁荣由制造业驱动,那么强调文化概念的服务业则将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引擎。


说到底,这是产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毕竟以粗加工、重工业为代表的低附加值产业逐步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之时,正是以文化及其衍生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业开足马力发展之际。

 

从微观看,当下几十亿规模的企业普遍进入品牌建设新阶段。品牌是文化的独特标识和载体,对文化的强调与重视也外显在企业的品牌建设。


且不论以Google、Burberry等跨国巨头纷纷换Logo以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便是国内民企也纷纷打响品牌建设的首场战役,阿里巴巴“一人一片江湖”、三只松鼠“万物皆可萌”等不一而足。


事实上随着“品牌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不仅品牌数量大增,有效注册商标量在过去9年内增长近5倍(2010年底460.4万件、截至2019年6月底 2274.3万件);且影响力加大,世界品牌价值百强榜中2006年中国仅一家上榜(中国移动),到2018年15家上榜,仅次于美国。




文化争议


围绕文化的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的必然性与普遍性由上可知,但值得一提的是,对文化的重视与围绕文化的争议在中国社会表现尤甚——中国的特殊性正在于经济的超前与文化的滞后导致冲突前所未有的大,对内表现为供需矛盾,物质充沛但精神饥渴;对外表现为国际地位矛盾,硬实力领头但软实力落后。


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从消费角度来看,正逐步进入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老龄化现实与全球资源可承受程度,中国必然走向物质消费无穷小、精神消费无穷大的非典型消费“鱼尾曲线”,以体验经济为首迎来“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从国际地位来看,经济总量老大为期不远,根据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的说法,最迟2027年,中国GDP将超越美国,而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将是美国的2倍以上。


但问题是,当经济大步向前,文化却还在原地徘徊,尤其是五四运动“新不容旧”与极左的十年两度矫枉过正,“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也一起倒掉了”,导致文化传承断层,一度催生了“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一味模仿与跟随心态,山寨文化盛行、外来文化嚣张、创新文化不足,何以回应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难论输出有腔调、有普世价值、有规则的软实力进入世界舞台中心,尤其是撒切尔夫人那句“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直接把文化焦虑顶在了杠头上。




泛文化的新阶段


毋庸置疑,伴随对文化及其衍生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泛文化的新阶段也拉开序幕。


具体来看,文化产业化是泛文化的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尚有一片蓝海待拓宽,即便2004-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40亿元一路狂飙至3.8737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倍,年均增速接近20%,但横向比较文化产值GDP占比,美国25%以上、日本20%左右、欧洲平均10%-15%,我国仅4.29%,尚有万亿市场空间。


拉长时间纵轴,文化产业化将向更高阶段的产业文化化进阶,文化将成为引擎、嫁接因素,甚至成为像互联网一般的工具格式化各行各业,既有“+文化”概念,各领域收敛、扩充行业文化内涵,更有“文化+”概念,以文化辐射、影响产业生态。


可以预见,届时,人文素养将融化在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1、人文发展从知识积累到综合文化内涵。龙应台曾借王阳明“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来解读知识与文化的差异,其中知而不行的“未知”是“知识”的层次,而“知行的本体”则是文化的层次。换言之,既是让知识这一外在于人的材料、技能、“量化的知道”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生活与行为。


2、社会追求从物质意义上的有钱到精神层面的富有。由单一的对金钱的追求、对物质的占有转而回归本心,侧重精神层面造就“偷不走的财富”,“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


3、生活方式从强调品牌到品味。区别于被品牌效应打动,被动地依托品牌所代表的标准化的质量、形象来保证生活水平,未来个体将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更积极、更大范围地“狩猎”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成为自我价值与个人意识的外显形式。


至于在这一泛文化的新阶段,“文化”一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文化产业又将如何发展,请关注后续文章。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