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区域城市

首页    >    福卡洞见    >    区域城市

粤港澳是潜力股、长三角是蓝筹股,那么京津冀呢?

发布时间:2019-10-12    浏览次数:
0

导读


相较于京津冀作为权力中心无可替代,粤港澳作为国际接口,将走在改革前沿,而真正的经济中坚还在长三角。



中国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


中国有京沪等9个国家中心城市,“十三五”规划了19个城市群。据《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12个大型城市群囊括19.6%的国土面积和63.07%的人口,GDP占比从2006年的70.5%上升至2015年的82.03%,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和就占比全国40%以上。


特大城市群的第一梯队成型,陆续上升为国家战略。


最早是京津冀在2014年2月吹响了协同发展的号角,从规划纲要到四梁八柱的搭建,前有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后有通州副中心的确立,宏伟蓝图基本清晰。


今年新年后习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就选在京津冀,六个方面的要求标志京津冀区域协同进入改革创新的新阶段。


紧接着2月18日粤港澳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对标世界一流湾区正式起航。


长三角也不甘示弱,去年1月就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三省一市各展所长、深化合作举措频出,1月3日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6日全国两会上更提出在江浙沪交界处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以上足见,中央推进全国区域协调这盘大棋的力度。


那么第一梯队的内在差异度在哪?未来又将如何协同发展?



京津冀的特殊性


首先,之所以先拿京津冀“开刀”就在京畿重地的标志性和战略性。


首都的特殊性在于北京是全国的北京,影响力辐射全国、资源亦全国调配,并无地域限制,以致京津冀呈现秩序井然的等级关系,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心头大患。


京津两极“肥胖”与河北过于“瘦弱”形成显著差异,不仅北京面临大城市病、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超强的北京周边竟还出现“环京贫困带”。


2018年北京增长6.6%,成为国内第二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但天津经济发展却陷入困境,1.92万亿元GDP仅增长3.6%。


从A股各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占比看,浙江省近83%,江苏省近74%,广东省近70%,而北京与河北仅为50%左右,天津不足40%,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显而易见。


因此,5年前国家就从调整北京“虹吸效应”入手,最终形成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突破口,打造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这“两翼”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但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谈何容易?


仅为改变“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偏态,北京只聚焦四个中心,两次修订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疏解一般制造企业2648家,却让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出现了负增长。


即便过去5年通过行政手段让北京瘦了身,天津强了身,河北健了身(河北2018年增速甚至与北京齐名),也挡不住河北去产能的影响。


加之,环境整治带来的阵痛,更让京津冀GDP在全国经济版图所占比重连续四年下降至2018年的9.4%。


京津冀在坐享政治经济优势的同时,若想在各种压力下赶超南方两大超级都市圈,其困难就在于消解行政化过度与环保风暴的绩效坚守。


 

三大城市群优劣势比较


从三大城市群的比较看,长三角包含的城市最多(26个)、人口最多(超1.5亿人),面积最大(21.2万km2)、创造的GDP总量最多,超过21万亿元,占比全国23%。


长三角面向亚太、背靠长江经济带,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体量几乎相当于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和。


尽管这5年京津冀GDP由6.7万亿元增长到8.5万亿元,年均增长6.3%,但相较于粤港澳和长三角,京津冀在经济体量上仍是个头最小的——它拥有13个城市、1.1亿人口、12万km2,却仍比不过11个城市、7000万人口、5.6万km2的粤港澳(10.87万亿GDP)。


更别提人均GDP,粤港澳大湾区在2017年就超过15万元,远超京津冀和长三角。


其实从城市夜光图可明显看出,珠三角已连成一片,形成一团光亮;长三角虽连接成形,却是越往上海越密集越明亮;而京津冀还是点状分布,隔阂显著,恰恰印证了区域一体化的程度深浅。


若比较京津冀和珠三角,深圳最早开放,6年后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随之开放,结果却是天壤之别,珠三角吸引港澳台外资效果显著,京津冀即便离日韩很近,在吸引外资上也不如长三角。


最关键的是,在支柱产业上,京津冀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重工业为主,珠三角则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为主。前者资金密集,以国企为重;后者劳动力密集,民营经济活跃。


显然,相较于京津冀的内向性,重在解决内部协同发展,珠三角更外向,重点是通过港澳的接口融入世界,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意在通过一体化发挥异质性的杂交效应来促进制度融合、接轨世界。


再看长三角,照网民早年戏言:京津冀是北京和他的仆人们,珠三角是亲密的兄弟们,长三角则是上海和他的小伙伴们。


而今看来,“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粤港澳则以大湾区将港澳纳入珠三角的弟兄行列,就长三角的小伙伴们还嗷嗷待哺。


照理说,因为港澳的国际化,广东又是最早改革开放的,粤港澳比长三角更接近世界,长三角的市场化程度及国际化自然不如粤港澳,尤其在新经济领域,特别是体验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尚不前卫。


因为相对于深圳市场驱动的自由创新,上海这些年作为战略平衡点相对保守,基本是在守规矩的框架中创新,自然赶不上深圳速度。


深圳凭借最包容、最年轻、最没包袱的城市精神狂甩京沪跻身2018年全球极具竞争力的城市榜单前十。


2018年深圳GDP以2.4万亿元超越香港,尚落后于上海(3.2万亿元),但7.6%的增速快于上海(6.6%),照其经济活力与发展势头,迟早有一日赶超上海。


而深圳超越香港的意义显然将不如超越上海。毕竟广东省连续30年GDP排名全国第一,即便江苏省2018年以9.26万亿元追赶,仍以0.47万亿的差距屈居第二。


港澳胜在人均GDP、地均GDP和城市化率上,以致粤港澳比长三角更富有,但从面积、人口到经济体量都无奈甘拜下风。


而且一定意义上讲,粤港澳的劣势恰好是长三角的优势。


比如,粤港澳的经济腹地远不如长三角,相较于云南、贵州等泛珠三角地带,长三角往下延伸是绵长的长江经济带,更远则是“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长三角显然拥有中国最大的经济腹地。


粤港澳在产业结构上的完整性、纵深性亦不如长三角,因为长三角拥有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及最高端的科技产业。


且不说,中国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三大科创中心有两个在长三角(上海和合肥),仅从长三角的内部分工看,从上海的极端制造、江苏的先进制造到浙江的精致制造,既有芯片、飞机制造等高精尖,又有义乌小商品等批量生产,还有昆山制造的生态链,更有以二产为主的安徽志在承接制造转移,基本形成梯队发展,集群效应显著,经济结构相对最完整。


只不过,区别于粤港澳的异质性,长三角实则同质化严重,短期在同城化、交通一体化、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相对较小,但长期受制于内部重复竞争,反倒难以碰撞出创新火花,拖累整体发展。



各有定位,终将一体


如此一比较,粤港澳与长三角,显然一个是激情四射的潜力股,一个是成熟稳重的蓝筹股。两者都远离政治中心,形成独树一帜的自主性商业文化氛围,只不过,珠三角因有港澳这个特殊插口走向世界,关键在如何打破内外制度壁垒。


因此,粤港澳将更为积极、亢奋地拥抱世界、探索时尚、先行先试、重在突破。这就决定粤港澳作为国际接口,将走在改革前沿。


而真正的经济中坚还在长三角。毕竟,长三角的经济体量堪称全国最大,政策上不会太过冒进,增速上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再加上,腹地又如此雄厚深广,既无粤港澳的复杂落差,内在联系又远高于京津冀,自然是中国经济的责任担当,未来将呈现中性化特征,重在勾兑、协调、平衡。


以此看京津冀,既不如粤港澳有冲劲,也不如长三角有韧劲,无论是人口流动、经济体量还是市场活力都难以匹敌。


但让粤港澳、长三角都望尘莫及的是,京津冀乃权力中心,这是无可替代的。


北京作为首都,率先以减量倒逼更高质量发展,不管是向外疏解功能,还是内向优化核心功能,都必然是京津冀的中心,只不过是借“一核(中央政务区)两翼(雄安新区和通州副中心)”打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奇经八脉罢了。


京津冀当下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未来将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由此,中国超级都市圈第一梯队基本定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其实说到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在一定意义上从地缘、历史、人文等方面根本无法比较,但伴随中国崛起又必须比学赶帮。


因而,长期看,未来这三大超级都市圈都将趋于一体化,以各自舒展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真正融入世界。


了解更多





福卡智库近期关于城市发展的部分文章、视频及课题:



1. 网站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jpg

  • 其他文章:

福卡会员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