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全球科创中心对于上海无疑是“天上掉下块大馅饼”,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从自身的优劣禀赋看,上海究竟能否如愿以偿,脱颖而出?
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斗转星移,战略在变,初心未改。
“十八大”以来,不管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还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科创都已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具体到上海,早在2014年5月,高层领导在沪考察时就要求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更是印发上海科创中心具体方案,计划2020形成基本框架体系,2030年具备核心功能,让上海成为名至实归的全球科创中心。
事实上,打造科创中心,上海一直不懈余力。5年来上海先后出台了“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科改25条”等政策,并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全力聚集天下英才,推动科创加速发展。
不过,从上海的优劣禀赋看,建设全球性的科创中心,究竟能否如愿以偿、脱颖而出?
上海落后了?
不得不承认,上海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独一无二的“东方巴黎”。
尤其在BAT崛起的这波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中,相对于北京、深圳及杭州,上海无疑显得落后了,既缺少标杆性创业公司,又缺乏明星创业人物,更没有火热的创业氛围,就连创业咖啡馆都是建一家倒一家,以致市长都发出“上海为何出不了马云”的疑问。
根据《中国大众创业指数(MEI-2018)》,上海排在第六位,前五位分别是江苏、广东、浙江、北京、山东。
而之所以出不了马云,除创业进入难和成本高的两大“拦路虎”外,上海基础条件的优越反而一定程度上磨灭了上海的创业创新基因。
且不说上海人早就习惯了以往的安逸稳健,即便冒险精神仍存,也偏好于高大上的创业项目,自然与互联网创业中的“屌丝经济”等相悖。
再说,上海人精明务实,天生具有生意头脑,却也正因精打细算、注重短期盈利,反而更易投到收益更快的地产证券,而非高风险、回报慢的互联网。
再加上,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生活成本位列全球第7位(美世(MERCER)发布的2019年度城市生活成本世界排名),高居中国内地城市榜首,不单外地人在上海难以真正归属,就是外国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仅0.9%,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仅为纽约的10%,显然与纽约等全球城市还相差一大截。
于是,创业创新需要的成本低廉、环境宽松、空间联系、易于沟通等在上海都成了“缺憾”,不单招不到人、不能加班、甚至不许失败,就连不差钱的金融都回避风险、更趋稳健,又如何真正鼓励创新、带来创业创新的百花齐放?
谨小慎微的上海
其实,即便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也仅仅是冒险家的乐园,而非当时的科创中心,因为那时的上海虽然有英法等租界带来海外元素的碰撞,但上海主要还是江流经济,靠黄浦江、苏州河成为商品贸易批发的集散地。
鉴于当时服务业超发达、高端制造几乎空白,上海仍处于都市发展蛮荒期,科技含量低,又怎能衍生创新?
尤其在计划经济时期,上海迅速由消费型城市转变成生产型城市,享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由20世纪30年代的市场之最变成了工业之最,轻纺占上海工业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左右。
虽然也有与之匹配的科技创新,但自上而下的“一管到底”无疑将各种奇思妙想扼杀在摇篮中,计划的土壤中显然无法绽放市场的科创之花,这也难怪上海在80年代计划和市场两头落空,伴随轻工业的没落从巅峰摔进谷底。
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最终吹起了浦东开发的热潮,也带来了政策再次向上海密集倾斜的“黄金岁月”,但上海之所以再次成为经济的排头兵,说到底是享受了国策倾斜的好处。
于是日子太好过,突破性的科创动力自然不足,以致金融危机一来,上海经济发展立马吃紧。
如此看上海经济大开大合,显然随国策而动,可谓身不由己,很难拥有开创性的大战略、大动作。即便有,也是身负国家使命,更多担负为国家战略“趟地雷”、做试验。
作为一方诸侯,上海又怎能不谨小慎微?
毕竟上海既不像北京有一群王爷倍加呵护,又不像深圳“山高皇帝远”有市场可以“肆意妄为”,加之,历史包袱过重,理论与文化稳重有余、活力不足,这都是不利于科创的语境。
那么中央又为何坚定地将科创中心的绣球抛给上海?
政策试验场
或许,在科创能力上,上海现在并非最优,但作为试验地,上海却是最佳之地,因为上海历来是全国政治经济的战略平衡点。
且不说,上海在地缘上是政治从北南进,经济从南北上的交汇点,单是上海体制完整、基础条件得天独厚,就可谓理想的政策试验场,搞好了全国推广,搞砸了也无伤全国经济,自贸区等纷纷落沪就意在于此。
更何况,科创也只有在要素碰撞中才能迸发“灵光”,而上海作为要素集聚高地,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复杂度,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具体看上海的优势:
一是城市化程度相对最高(城市化率高达89%),仅从密集的交通出行、商务区高楼林立以及完善的商业配套等就可见国际大都市相对成熟的发展水平。
二是高校集中度数一数二,本地211及以上大学数量排名全国第二,所有普通高校数量全国第四,教育资源集聚下不单成就人才高地,科研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是五湖四海各类企业云集上海,其规模难以替代,尤其是上海作为国资重镇,单地方国资就占经济体量的1/4,若加上央企则达GDP的半壁江山。而外资企业则占1/3,不单上海利用外资实现17年正增长,仅外资研发中心(396家)就占全国1/4。
四是金融资本集中度极高。截至2019年1月,共有全球6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营业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沪落地,各类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共计228家,较2001年末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的52家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45.78万亿元。
上海无论在金融系统的成熟度还是创投基金运作上都是全国领先,如今又适逢第四次金融大爆炸在中国炸开了锅,上海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显然不可估量。
五是上海人的谨慎与狂野的资本相结合,一张一驰恰好能在某种程度上为肆无忌惮的资本套上缰绳与导航,不但缓解科创的金融饥渴症,还能防止科创被金融捕获。
六是上海能力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毕竟这已上升到国家层面,非上海独力可撑没,因此,从大项目到政策倾斜,有国家当靠山,上海将事半功倍,借此大打政策优惠,体现国家战略的同时发挥和壮大自身能力。
七是科创中心的政策推动前所未有。
从金改40条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等项目落地,从“科创22条”、“人才20条到“人才30条”、“科改25条”,从产业引导基金到创客空间崛起,从上海自贸区大举拆除体制壁垒、以金融改革为科创服务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新兴科创基金落户临港新片区,上海在科创中心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最后,综合考虑交通、资本、人才、市场等方方面面的优势叠加,上海将因开放而包容、因复杂而集成、因碰撞而出彩,显然具有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的马太效应。
押注上海的深意
鉴此,中央将全球科创中心的荣辱之战押注于上海,也就顺理成章。
一方面,后危机时代的重新洗牌已点燃各国对科创的勃勃雄心。伴随德国工业4.0、欧洲地平线2020、美国创新战略等相继亮剑,全球性科创大战硝烟四起,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
因为“科技强国”与“全球性科创中心”将关系下个时代的位置,中国又怎能不全力以赴?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崛起,中国发展从城市(点)到城市群(面),曾经的同质化竞争也进入寻找个性的时代。
或许未来纽约代表北美,伦敦代表欧洲,上海则将代表亚太。
上海面向世界成为领袖城市,已是时代所赐良机,也是上海超越地缘、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
毕竟上海底子好、不差钱、韧劲足,或许跳一跳就能摘到创新果实,不过,相比北京的“有权任性”、深圳的“一哄而上”、杭州的“孤注一掷”(互联网),上海更实干、更小心、不会吹泡泡,这是上海政经平衡与城市性格使然,却将让科创的风口慢一拍,且行且纠偏,或将更细水长流。
当前上海就已布局北斗导航、机器人等重大科创项目,“四梁八柱”与11大重点专项也逐一落实。
加之,大政府作风恰好适合做前瞻性研究,比如基础科学创新短期不能带来收益、长远看意义深远,无疑将为未来科创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上海的标杆意义,当下跑得慢,或许就是为了将来跑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