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产业经济

首页    >    福卡洞见    >    产业经济

科创就不是百姓的事!中国科创突围“轻”多“重”少

发布时间:2019-11-09    浏览次数:
0


       导读


中国科创将在未来30年加速度爆发,只不过,这种爆发已不满足于理论突破到应用的自然井喷,更多是国家战略与规划下的急速突围。




全球尚未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恢复元气,却又在逼近新一轮危机的窗口。


如今不但全球经济走弱,且这十余年货币放水催生的泡沫濒临破灭。而由于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还在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科创由此也进入换档期。


如此,形势逼人。伴随工业经济引擎衰退,各国早已意识到要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创新增长为经济开辟新道路。


近十年来,美国三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报告调整科研布局,欧盟“地平线2020”、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计划”等纷纷出台,全球在危机不断发酵中进入了新一轮科创大潮。


中国也概莫能外,从“双创”到《中国制造2025》再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科创“忽如一夜春风来”,各地随之“闻鸡起舞”,京沪深等大城市绞尽脑汁建设科创中心,小城镇亦千方百计与科创搭上边,各种创新小镇、科创园区乘势而起,中国仿佛一下子进入全民科创时代。


尤其随着量子卫星上天、贵州天眼完工、中国5G跑上了领先赛道等,中国科创捷报频频,就连BBC也曾拍纪录片关注科技中国。


尽管如此,中国科创仍步履蹒跚。




 

中国科创步履蹒跚


首先,伴随经济全球化,科创也在全球化,非一国所能主导,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由六国科学家历时十三年耗资30亿美元共同攻克完成。


当下不管是宇宙探索还是治愈癌症都已进入科学家组团与国家合作模式。这意味着原有科技金字塔被打破,没了老大势必群雄争霸,而科创将决定这场危机洗牌后格局,恰恰给了中国等后发国家千载难逢的机会去赶超。


毕竟中国完成经济总量崛起,需要向科创换引擎,如今又走到世界中央,势必站于巨人肩膀上集众家之长,比如华为就在全球遍布科学实验室,因此,中国科创虽起步晚、条件差,但风口大、后劲足。


然而,正因此科创成了国家竞争的重要抓手,美国对中国发动科技战,将华为等高科技公司列入管制清单即是如此。


而就国内而言,一度“双创”的口号一出就引发空前的政策扶持,以致孵化器等“万马狂奔”、创业咖啡馆与众创空间等数量飙升。


如此一哄而上反倒让科创在人来疯似的运动中变形、异化成炒作的概念,之于地方是招商口号,之于企业是圈钱工具。


于是不少双创基地干的是“二房东”,创业咖啡馆也只是办几场创业沙龙而已,结果是九成九的“创咖”亏损了。一番疯狂过后,如今多归于沉寂。


要知道,科创本就不是人多力量大,单靠政策就能培育出来的,更何况在这危机调整的寒冬,如此急功近利又如何能仰望星空?


其实,科创真不是老百姓的事,因为它90%以上注定失败,将是资本沉没的乱葬岗。但政策过度涉身其中,往往先是“狂风大作”,然后一地鸡毛。


比如曾经石墨烯这个新材料就惹得中国企业趋之若鹜,不单石墨烯手机等新产品辈出,沪深两市一度有60家上市公司布局石墨烯,股价随之“鸡犬升天”,甚至是石墨烯的产业园都“遍地开花”。


可现实是真正做石墨烯并赚钱的几乎没有,就连发现石墨烯的盖姆都表示中国有炒作之嫌。这就不难预料,若中国继续赶风口吹泡泡,以时尚化的政策搞科创,或让更多资本充当炮灰。




 

中国科创将在未来30年加速度爆发


不过,好在中国“钱多、人不傻”。


前者在于,虽然当下要准备过苦日子,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仍在,而货币投放(广义货币M2)则保持与之相匹配的速度增长,在中国金融业的持续膨胀中,这股庞大的资本洪流将成滋润科创的源头活水。


后者在于,中国当下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局,再一次到了思想解放的临界,未来无数“头脑”的碰撞都将在探索未来中“灵光一现”。


加之,中国前所未有地支持科创,各种规划先行,从科研系统改革到产业引导基金等政策陆续出台。


如此,既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有危机倒逼的市场推动,还有政策“煽风点火”,更有资本“无私奉献”,中国科创无疑将在未来30年加速度地爆发。


只不过,这种爆发已不满足于理论突破到应用的自然井喷,更多是国家战略与规划下的急速突围。


尤其在中国,其加速度大多体现于国家资本的释放,未来或将“抓两头、放中间”。


一头涉及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领域,比如面向2030的15项重大科技项目,从空天技术到深地勘探,可谓“上天入地”。


“上可九天揽月”,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建立空间站并启动火星探测;“下可五洋捉鳖”,从蛟龙入海到深海探测,建立深海空间站,进而实现深海开发。


一头涉及国计民生的特大型项目,比如农业、医疗等。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十三五科创规划要求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跃居世界前列,更重点部署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等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等,都是意求保障人民健康生活。


由此,国家专注于“顶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立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接地气”(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至于“中间”的市场竞争性领域将放开让企业自由创新。




 

轻科创大有可为


不过,鉴于基础科研是震撼性、革命性的,其突破极其艰难、严谨与缓慢,而中国薄弱的就是基础科研,以致产生不了原创,更擅长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


于是,磁悬浮在德国诞生,却在中国生根发芽;互联网在美国诞生,却在中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因此,从领域看,未来中国的应用型技术要大于基础理论性突破。中国在高铁、核电的原创上并不占优,却在集成上无人能敌,即是明证。


相较之下,中国集中力量攻关航发技术、工业母机等重科创,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之,欧美对核心计划的严防死守,非短期就能突围。


反而在互联网升级物联网、信息技术突围等轻科创上,中国更容易弯道超车,这从墨子号升天、中国计划2030年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5G步入商用,及近日高层领导表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等就可见一斑。


显然,未来中国轻科创的突围将胜于重科创。



  • 其他文章:

福卡会员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