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区块链是互联网本质的深化。只不过相比互联网的三维,区块链既可在某一领域高度集成,又可以不同区块无限衍生,可谓进入了一个集成与集约化的四维时代。
由于高层集体学习及讲话,区块链再次热闹起来。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8日收盘,区块链概念股暴增到173只,其中超过110只当天涨停。科创板福光股份单日涨幅达20%,恺英网络、京蓝科技、利欧股份等多家公司收盘涨幅都超过百分之十,就连久已沉寂的迅雷也借着区块链概念拉出一波翻倍行情。
而以地产为主业的新湖中宝更因手握趣链科技49%的股份,连续五个交易日收获涨停,成为走势惨淡的地产股中的一支奇葩。
对此,有文章称,“区块链一夜之间火起来”。但实际上,此前伴随着比特币的火爆行情,区块链已经火过一波,一度形成链圈、币圈、矿圈鄙视链。
那么,如今区块链卷土重来,究竟是重复之前的路径,还是在政策加持之下成为未来之星?
区块链究竟是个什么鬼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讲清楚“区块链究竟是个什么鬼”。
据百度定义,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包含比特币交易信息),用于验证信息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其特点为去中心化存储、信息高度透明、不易篡改等。通俗讲,区块链就是用计算机程序记录所有交易信息的“公开大账本”。它以一种程序算法或共识机制生成并连接不同的区块,从而形成透明公开的分布式账本。
中本聪一开始发明区块链也只是想让比特币打破金融垄断,殊不知这一底层技术恰恰打造了一个成本极低、去中心化、去第三方、集体协作的网络体系。说白了,区块链是一个互联网共识机制,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最火的一个应用而已。
而正因2013年疯魔的比特币伴随黑客盗窃、平台覆灭等回归理性,巨头才开始醉心区块链。
从纳斯达克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股票上市系统,到比特币掀起了一场去央行抗衡纸币的革命,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已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延伸到能源、医疗、游戏、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不管是Linux基金会推进的超级账本、还是Colu通过数字令牌管理资产、Verisart以分布式技术验证艺术作品真伪,区块链都从理念进入应用,迎来了寒武纪大爆发。
只不过,这种火爆先是因加密数字货币行情的一路上涨而呈现泡沫化趋势,又因加密数字货币受打压走弱而消停下来,毕竟当下还是讲概念、讲理念,多过实际技术、算法与真实应用,在业内看来是“一分实九分虚”。
当前区块链技术,谈理念架构尚不清晰,虽然模糊才有想象,风口由此被打开,但吹上天的猪究竟要落地。
人们憧憬着“区块链金融”围剿美联储、想象着“能源区块链”颠覆传统油气,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区块链颠覆金融体系的两大难题恰恰出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两大优点上。
一来,去中心化注定只能在特定领域(即不适合中心化的领域)发挥作用。若让每家银行都和所有交易对手点对点,又如何保证比之前更有效率,成本更低?显然没必要对中心化“一棍子打死”。
二则,区块链实现去信任靠的是全民记账,这将带来交易信息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的前提若“皮之不存”,则区块链的“毛将焉附”!
更为重要的是,区块链还面临三大根本性的坎,即与金融原罪相关的内在性、与互联网域名根有关的不平等性,以及与主权国家确保自身经济底线的不统一性。
因此,即便金融界预测2020年全球银行内部使用区块链技术将省下200亿美元/年,可这仅限于分布式总账技术对支付清算的变革,区块链之于金融依然难以在现实中接地气。
区块链超越互联网?
这却丝毫阻挡不住“区块链+”的横冲直撞,尤其因其可信、可追溯、唯一性、不可篡改等特征备受公证、股权交易、智能管理等领域“青睐”。
IBM就试图以区块链的分布式云网络实现每个设备的自我管理与智能交互。
因为区块链解决了两个个体交易不信任的问题,过去不信任找中介背书,现在区块链提供一种无需信任单个节点、还能创建共识的网络方法。比特币就借助算法工程在金融市场无需任何人工干预。
正因区块链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技术层面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共识,使得“个体经济”成为可能,才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最具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可要超越互联网,或许言之尚早。
且不说,开放、共享、去中心化,这些区块链的核心精神与互联网不谋而合;单从IT技术发展看,如果说,PC时代是用户面对电脑的二维时代;互联网则将不同电脑相连,进入超越时空的三维时代;那么,如今区块链简言之,就是将一个个独立系统作为不同区块进行再链接。
说到底,区块链仍是互联网本质的深化,只不过相比互联网的三维,区块链既可在某一领域高度集成(纵到底),又可以不同区块无限衍生(横到边),可谓进入了一个集成与集约化的四维时代。
区块链的物联网时代
更进一步理解,就要说起互联网的鼻祖——美国国防部的军用网ARPAnet在70年代已形成几十个网络,但不同网络因缺乏通讯而变成信息孤岛,直到1974年设计出连接分组网络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互联协议IP),才构成了现在的因特网。
同样地,如今正在萌芽的区块链,类似于当初的TCP/IP,或将成为互联网升级物联网世界的底层架构核心。
因为互联网正从信息传递进入价值服务,但信息与价值本质不同,信息是不守恒的,几乎可零成本无限度复制,而物质是守恒的,这就让人类在数字化进程中出现一个难题,那就是信用,信用就是价值兑现的预期,需要自证。
比如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就要对物进行数字化改造,从互联网延展到物联网。
因此,相对于TCP/IP协议为信息自由传递而生,区块链更像是一种价值传输协议,它重构的是一个信用社会——用理性的技术解决人性中的不信任。
加之,传统互联网是“中心-去中心-中心”的结构,本质仍在形成数据的中心;而区块链则是“去中心-中心-去中心”的结构,让交易完全无需中央控制,所有的物体都能彼此信任、自发感应、自动交易。
互联网由此进入区块链的物联网时代,出于价值交换的需要,数据也将进化成附带计算机程序的代码自我计算与运行。
这就不难想象,未来数百亿的智能设备相互连接,呈现爆炸式增长,却在区块链的架构下有条不紊——每个设备都能自我管理,物联网的未来也就不远了。
创新的摇篮
显然,区块链将是未来互联网乃至物联网创新的摇篮。至少当下数字货币已“从0到1”,虽然多局限于金融,但伴随金融到能源等其他行业,2020年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或将逐步流行,甚至在未来出现大批行业应用的区块链“独角兽”开始颠覆行业。
尤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经济重塑生产关系下,企业和商业模式将被区块链重新定义,21世纪上半叶所谓的区块链大社会也将逐步形成。
正是这种未来前景让围绕区块链的炒作一直蠢蠢欲动,风一来就“着火”。
但区块链的真正落地还需一系列的技术攻克和制度匹配,前者在于密码学、计算数学、大数据等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技术还未“水到渠成”,后者则在于对法律管辖、税务、国家等概念的“忽略”,尤其在安全性、隐私及治理监管等都还有很大操作问题。
在这些障碍未除、前提未形成前,任何概念炒作就是“忽悠”,发展过程中出现泡沫化也在所难免。
毕竟仅靠一个底层技术不可能爆发颠覆之力,区块链的具体应用还需要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配套技术共同实现。
因此,目前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其应用仍处于一个群雄并起、浑水摸鱼阶段。
尤其在市场层面,赚钱仍主导区块链应用的价值观,人们沉浸于技术极客的对垒,炒作的兴奋,风险投资接力和上市套现的游戏中。
但也正因当下概念构想多过应用实践、浮躁喧嚣多过理性推敲,或许在大量资本进入、机构豪赌与实验急功近利中,中国的“非典”反而可能“无心插柳柳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