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房企站在了历史的岔路口,一面是传统开发屡试不爽的暴利,一面是多元化发展的选择。何去何从?
一改2018年流拍作风,2019年土拍再现“抢地”,又见“地王”。
2018年全国土地流拍数达1808块,同比增长93.16%,其中一线城市有21宗,北京流拍率达到10%,而2013-2017年北京宅地总流拍数量仅为6宗;二线城市有519宗;三四线城市共有1268宗,流拍数量远超一二线总和。
2019年形势则再次转变。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2019年以来受监测的50大城市土地市场合计土地出让金额达到3.57万亿元,同比上涨幅度为17.4%。
其中,土地出让金千亿规模的城市达到12个,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年内累计土地出让金额最高的是杭州市的2474亿元,其次分别是苏州1641亿元、上海1587亿元。
具体到个案,房企疯狂土拍让人瞠目结舌。
美的置业历经13个小时,644轮竞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的3:23才最终竞得徐州一块地块,溢价率高达73%;
广州合景以总价37.07亿+自持55%拿下广州一地块,折合楼面价为37465元/㎡(减去自持面积,折合楼面价高达83256元/㎡),成为新一代“地王”;
新希望地产在“两会”后拿地花掉近140亿元,几乎是其去年销售额317亿元的一半;
北京市在拍卖大兴区和通州区的3宗土块时,由于金茂在融创+南昌市政出价19.4亿元后落槌时刻举牌,不得不进行闭门磋商,期间融创一度愤然离场。经过1小时激烈讨论,最终融创+南昌市政以20.3亿元摘得大兴区黄村镇孙村地块,多花了9000万;
北京地铁亦庄线旧宫东站2号地块竞拍更是激烈,经过49轮竞拍,电建+京能以44.3亿元报价将该地块揽入囊中。
当然,随着房企“激进”拿地冒出头,调控也不断出手。“地王”频出的苏州被点名,今年全年房价涨幅目标必须控制在5%以内;部分房企公开市场融资被收紧,包括债券和ABS产品,由“住建部提供名单,央行和证监会执行”。
在调控周期下,“地王”没那么好当。
房企多元化战略荆棘丛生
这些“抢地”房企中的大部分也曾高呼转型,在各个赛道上抢产业,有道是“只会盖房子的开发商迟早要被淘汰”。
据统计,排名前30的房企70%发布了多元化战略,排名前100的房企97%布局了多元化业务,多元化模式主要聚焦在养老、文旅、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
如恒大自从2018年跨入造车行列,在新能源汽车上砸进350亿元,“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又如“五千亿俱乐部”榜首的碧桂园积极布局产业地产,计划投入千亿元资金进行科技小镇的开发。
再如万达集团进军健康产业,与英国国际医疗集团(IHG)签订合作协议,万达将总投资150亿元,在上海、成都、青岛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
还如绿地重组成立绿地大基建集团、绿地商贸集团、绿地酒店旅游集团三大产业集团。
万科、龙湖、旭辉等房企布局长租公寓不过2-4年时间,已经成为行业前三。
投身制造业、服务业大潮只是选择之一二,更多房企早已在金融领域快速布局,拓展“地产+金融”模式,如恒大旗下的恒大人寿、宝能的前海人寿。
然而,房企多元化、转型、开辟新航线,道路一点不会比过去短,坑也一点不会比过去少,可以说是荆棘丛生。
即便是坐拥资金和土地等资源优势的大型房企,包括万科、恒大、融创等龙头,在多元化之路上都遭遇过挫折,更何况中小房企转型失败。
例如融创掉进投资乐视大文娱的巨坑里,以165.5亿元亏损告终;恒大与法拉第未来(FF)纠缠了6个月之久,其间恒大公告FF要“踢恒大出局”;花样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导致发展规模陷入停滞。
事实上,多元业务发展至今,在各大房企的营业收入结构中,多元化业务变现能力有限,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诸多难点,地产主业仍占据绝对地位。
究竟何去何从?
一边是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入,一边是行业洗牌加速;一面是传统开发屡试不爽的暴利,一面是多元化发展的选择,房企站在了历史的岔路口,究竟何去何从?
从某种意义而言,不管是特色小镇、养老地产、长租公寓,还是跨界造车、布局机器人,占位的背后都是对于未来的深深焦虑。
首先,房地产行业曾享受过制度红利,也必然被制度(政策)所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018年房地产各种调控政策已多达444次,刷新历史调控记录;仅2019年前11个月全国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就高达554次,同比2018年同期上涨幅度高达30%。
更何况,中央对“房住不炒”定位,不知何时出手的房地产税,抽去房地产暴利发展的前提。
如深圳,当年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排头兵——全国第一个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福利分房的旧体制,第一个实行土地使用权拍卖和住房商品化的城市,早在1981年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如今推进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并行的多元化住房体系,变成“房住不炒”的急先锋。
其二,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快,行业分化加剧,规模为王。
调控与洗牌最终不仅没有降低头部房企的高成长,甚至是加速了龙头效应。道理很简单:市场好的时候大小房企鸡犬升天,市场不好的时候,裸泳者现身,优秀者胜出,大鱼吃小鱼的吞噬效应、整合效应加倍释放。
然而,不进则退,头部房企也充满着对持续增长动能的焦虑。从万科在2010年达到千亿规模算起,30家房企跑步进入千亿俱乐部仅用了近8年时间。1000亿元还是2017年TOP20的门槛,2018年变成TOP30门槛,新增的13家房企新贵,每一家都是以快跑姿态昂首挺进的。
对于房企而言,规模不是万能的,没有规模却是万万不能的。就以拿地为例,没有规模就意味着没资格参赛。
土地招拍挂参与门槛不断提高,土地出让评分体系、竞自持比例、提高保证金比例等等,都更有利于实力雄厚的大型房企,中小开发商很难获得一线城市的土地竞拍资格。
因此,不管是抢地冲动,还是抢产业赛道,试图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归结为企业都是房企扩大规模的途径。
其三,抢风口是企业天性,孰料风口变风暴。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深得诸多企业家之心。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初,房地产就是风口,当年王石就是这样发迹的。
在新经济时代,风口就是一切新的产业。既然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那么大部分房企还是愿意主动出击赌一把的。
但问题是,一方面,习惯了“赚快钱”的房企,面对持有资产、沉淀资金、现金流回报不足的项目,大多很难实现持续投资和长期运营;另一方面,被炒起来的风口往往演变成风暴眼,比如产业地产、共享经济死伤一片。
此外,“灵魂跟不上脚步”,很多房企对于新产业的研究能力较弱,既不熟悉形势,也不掌握核心技术,更无专业人员支撑,盲目进入往往就成为风暴中的“炮灰”。
房企三大转型方向
既离不开也舍不得房地产主业,又被形势和时代裹挟,开发商就在岔路口上左右摇摆。
对于后开发时代,房企或需明确三大转型方向:
一是内部品质升级,深耕住宅开发,绿色化、精品化、智能化、人文化。
二是纵向产业拓展,提高附加值,向家装、物业、租赁、智慧社区等上下游延伸产业链。
三是横向产业集成,与金融、健康、教育、科技、文旅、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
鉴于土地出让时增加了自持比例,开发商已经被逼成了产业集成商,其开发和运营或需整合一切可整合的各种资源,在运营管理、园区招商、金融产业服务、产业投资等方面实现充分合作,打造成开放式产业平台。